【寫給編輯人的信10

創意導向(下)

「紅孩兒」等方案舉隅

 

高彥﹕

 

上海翔宇出版公司負責人曹學沛先生與我偶有互動,交換彼此心得,日前在寫給我的e-mail中說﹕「創新!新在那?我們必須要找到新的生存點,才能發展。」他說,他念玆在玆的就是「創新」二字而已。但,談何容易!

的確,書大家都會看,觀念的吸收與建立也不難,「難」在你提出的構想能實施嗎?實施之後,能創造利潤嗎?

Know,並不難,Know-how才是大挑戰!

 

一位努力將歷史深化於日常生活的編輯,孜孜不倦地覓尋兩者之間連接的介面。有一天,在流行於民間、被喻為「人民的《孫子兵法》」的《三十六計》中,看出新的機會,他決心說服同事共同完成一套36冊钜構的《小說三十六計》,以小說形式、每一計約1520萬字,將中國歷史濃縮其中。他們前後化了四年多時間,設獎徵才,動員了十多位愛好歷史的作家,終於完成。書成之後,不但沒有虧本,並順利售出大陸版本(可惜後來盜版太多,36冊精裝版,淪為36冊袖珍本,在北京的朋友告知,這套書在夜市叫賣,只值百來元人民幣。不過,退一萬步想,這套《小說三十六計》深入民間,從此血肉相融,再也切割不掉了)原先流傳千年的薄薄小冊,如今多了36本詮釋詳盡的小說讀本,也算得上一份創新的歷史貢獻。

這個案子推行之初,並沒人看好,結果卻幸運完成。

台灣有一句諺語「天公疼戇人」,只要目標正確,對市場判斷不失準,為什麼不敢放手一搏?天老爺自有一本帳薄,會算得清清楚楚。

 

再說一個在日本號稱「世界第一的黑手師傅」岡野雅行1的故事。

他,出生於1933年,小學程度,從小練就模具製造技術,傳承其父親的志業,目前是「岡野工業株式會社」負責人,全公司(包括管財務的老婆在內)總共6人,但卻創造出6億日幣的年營業額。

某日,有一家醫療器材製造商找上門來,提出世界上還未出現的異想天開的構想──製造「紮在身上不會痛的針頭」。

全公司上下都反對承接這項委託,被徵詢意見的大學教授也不表同意,其中被尊稱為「理論物理學大師」的教授警告說﹕「從物理學的角度而言,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他偏不信邪。

一年半以後,他投入一億以上日幣研發,終於克服萬難做了出來。他估計未來可年產30億支,並獲得專利權,收益之大,難以估算。

他的生活與工作的態度跟人不太一樣,譬如說﹕

 

「我只做『太便宜沒有人要做』和『太困難沒人會做』的工作。」

「相同的作業不連續做三年以上。市場上開始削價競爭時,我已經著手從事下一個工作了。」

「技術就是:看了就要偷學起來,不是等別人來教。」

「完全不考慮時代的變化,只是一味追逐金錢是不行的。」

「我比小泉首相或竹中大臣更瞭解日本的經濟。」

「如果你生產的是市場上任何人都能製造的產品,那麼當然會面臨削價競爭。」

「永遠領先市場一步。」

「心須做和別人不一樣的事,才能夠生存下來。」

「從玩樂中,學會待人接物的技巧。」

 

現在,繼續表述的其他方案。

 

【方案2通識教育輔助教材/「改善」與「系統思考」課程

一部好萊塢出品的災難電影,影片一開始就出現墜機,機上人員只有男女主角倖存,只見他倆相互扶持爬出毀損的機身,鏡頭慢慢移近,停留在他們血污的臉朧,然後銀幕上響起他們的聲音:

「讓我們建一個維生系統。」

我看到這一段,整個人凝住了。

──難道這就是中國人與西方人之間差異的起始點嗎?

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不會這樣思考的。

問題出在那裡?

──教育。

我們的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被要求拚命背誦知識,常忽略了其中的關連性與知識架構,在積累中缺乏系統思考、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對策)等能力的培養(該如何補救?)

我注意到新蕾出版擁有不少本以幼、少兒為訴求對象的雜誌如《童話王國》《小學生作文-高年級版/低年級版》《作文通訊-初中版/高中版》《中學生語數外-初中版/高中版》等,和各省劃地自營的模式類似,彼此各自鞏固教育地盤,不容外地教育教材深入。我一直在反覆強調的一個攻守兼顧的基本觀念﹕你有的我要有,我有的你沒有(至少在相當時間之內,還來不及模仿)。因此,在大家努力投注全力強化課業的同時,何妨抽一點心力(跳出框框)做些不一樣卻深具重要性的事!

一本從生活層面介紹從古到今改善、創新生活質素的演進史,似乎是可以著力之點。非常巧合,我在溫世仁與蔡志忠所著《台灣青年的出路》小冊中讀到相同的呼籲:現在日本很多大學都設立了「創意系」,所以希望我們的學校也能創立這樣的科系,甚至增設創業課程,讓不想到大公司上班或找不到適當工作的畢業學生,勇敢地邁向創業之路。

對幼、少兒來說,距離就業的「最後一哩」Last Mile還非常遙遠,但將「創意課程」納入輔助教材的構想,值得推動。這種課程對小朋友來說,應該寓教於樂,把世上為了改善不便的發明故事,以及如何由點、線、面、區域、時間縱深等系統化推演,構築起更合人性、更舒適環境的小故事整理成冊,使孩童從小具備「改善」與「革新」的動能,長大之後進入社會,必能帶動巨大的創新能量,促使社會永不歇止地推陳出新,營造更好的生活。

請想想﹕汽車是怎麼來的?火車是怎麼來的?飛機是怎麼來的?電影?電視?電腦?網際網路?手機?人造衛星、探月火箭、哈伯望遠鏡……天啊!這裡面有說不完的人與事,有成功的喜悅,有失敗再失敗後的不屈服和奮起。

本名為《改善》或《創意(別忽略奠基於系統思考)的輔助教材,似乎在全國都有生存空間,只要先行一著,何愁市場之不能獨享!

 

【方案3紅孩兒幫每個中國孩子找到自己

我特別喜歡「紅孩兒」這個名字,你呢?

我喜歡紅孩兒還有一個原因──長相(造型)

《西遊記》第4042回敘述紅孩兒劫持唐僧,最後由觀世音菩薩用法力制住紅孩兒,然後,「菩薩就袖中取出一把金剃頭刀兒,近前去把那怪剃了幾刀,剃作一個泰山壓頂,與他留下三個頂搭,挽起三個窩角揪兒」(看!不有點兒像民俗畫裡玩耍的童子?)

紅孩兒不服,還想鬧事兒,菩薩不慌不忙從懷裡取出金箍兒,衪對站在祂身旁的孫悟空說道﹕

「我佛如來賜我金、緊、禁三個箍兒。緊箍兒,先予你戴了﹔禁箍兒,收了守山大神﹔這金箍兒,予他吧!」

好菩薩,將箍兒迎風一幌,叫聲「變!」箍兒立即變成五個,望童子身上拋去。又喝了一聲:「著!」只見五個箍兒,一個套在他的頭上,兩個分別套在他左右手上,最後兩個套在他左右腳上。菩薩嘴裡唸唸有詞,把「金箍兒咒」唸了一遍,痛的紅孩兒滿地打滾,終於願意皈依佛門,以修正果。菩薩非常惜才,把紅孩兒收在座下──這就是站在觀世音菩薩身邊的「善財童子」由來也。

喔!關於紅孩兒的身世必須介紹一下,他是孫悟空還是「齊天大聖」時的結拜大哥牛魔王與羅剎女夫婦的兒子,盤據在枯松澗旁的火雲洞,收些小妖,自立門戶。因唐僧取經路過此地,動了蒸吃唐僧肉的歪念。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三人都打不贏他,只得央求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下山收妖。

紅孩兒的「生平」只有這些,正因為太單薄,恰恰留下可天馬行空、大做文章的空間──這是多麼美妙的空間啊!

他的造型是自古以來中國孩童的可愛模樣,在這個基礎上加以美化,看能不能由此蛻變出增添現代感的新造型,讓天下父母從「紅孩兒個性造型」產生移情作用,而在性格塑造上,可讓大多數孩子看到成長的軌跡成長的趣味(投射作用),簡言之,《紅孩兒》應當是一部深諳兒童/青少年心理的成長故事。請回想一下「129」那個魔幻方程式,這或是深具爆發力的嘗試。

 

至於紅孩兒的故事怎麼寫,有一篇刊在台灣《商業週刊》的短文<為了一部卡通,動員百人說故事>,或許是一把鑰匙:

──你知道美國「夢工廠」打造出卡通「史瑞克」億萬票房的秘訣嗎?

──你知道今年三月榮獲「奧斯卡動畫長片獎」的卡通「海底總動員」電影票房加周邊產品收益超過30億美元?製作它的皮克斯Pixars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什麼嗎?

今年424「夢工廠」動畫總監楊德泰來台,接受《商業週刊》專訪時說出「史瑞克」和「海底總動員」造成票房大轟動的秘訣﹕說故事

好故事才是賣座關鍵。

楊德泰說:「在夢工廠,光是說故事的部門就上百人,通常一個點子出來之後,就組成一個小組,召開『故事會議』去寫故事,把一、兩頁的點子發展成十幾頁,然後每個月向高階主管講述不斷修訂、加長的故事,直到認可為止。」

 

我們也許一時無法做得如此專業,但「說故事的能力」也毋需謙虛,前信曾引述國內早熟、天才型小作家們所展現的才華,足以證明只要把環境經營好,大事非不可為也。

天津號稱有1,100萬人口,文風昌盛,教育普及,我不相信找不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說故事高手。

如何?且將「紅孩兒」做為試金石2,行嗎?

 

【方案4人間劇場不妨從「兒童劇」做起

一旦吃了編輯飯,尋找堅實的「拱橋(壹),是時刻牽掛心頭的第一要事。

在我編輯生涯裡,大半時間是個文學編輯,曾主編文學性報紙副刊與雜誌,也曾負責出版社文學類叢書編輯,深深瞭解作家的重要性。只要是好的作家、優秀的作品,全國編輯無不卯上全力、使出渾身解數去爭取刊印的權利。現在回頭想起那段歲月,再檢視各種報刊雜誌內容,會發覺大家真是一家親,幾乎找不出各自特色,就像前信所說的﹕在向「典範學習」的過程中,喪失了自我,個性也不見了。

依現在的情況譬喻,你在雜誌或副刊登一篇王安憶的小說,別人也想盡辦法搶刊一篇;你有餘秋雨散文,我也不惜成本搞一篇﹔反正大夥兒一股腦兒搶左奪右、擠前擠後,怕掉了隊似的,拼命倣效,唯恐落伍。

「求同」的心態,認同於一種標準,至少不會被人恥笑,但再大、再多的資源也經不起眾人一起「搶食」,如果在這競食圈裡,你的實力不是數一數二,那麼我會規勸你盡早另起爐灶,尋找一塊還沒有競爭者或還沒有實力者出現的新土認真經營,把自己變成獨佔獨大

兩年前,我曾根據上述觀點,向某出版社提出【人間劇場】企劃案──我的意思是說,假使文學殿堂是這個出版社不得不進奪的聖地,而編輯人員又與當前檯面上知名作家的淵源不深,既使關係不錯,也只是眾多爭食者之一,那倒不如精耕「文學沃土」中較不被人重視的領域──好比像是戲劇。

從戲劇切入,由劇作家的創作劇本做為拱橋,來黏合人才──假如能一躍而成旗幟鮮明的「中國劇作出版中心」──努力爭取當代傑出劇本,以全新的編輯概念重新製作,例如老舍的《茶館》及曹禺的《雷雨》……等等,除了劇本,還應加入大量、大版面照片,以及導演的理念告白、演員表、舞臺設計解說、重要評論等,把劇本製作成精緻的藝術品,用最高級的紙張,甚至獨特的開本及裝禎,使《茶館》這部劇本提昇到最高水準,讓劇作家視能在【人間劇場】的「中國經典劇本名著」出版自己作品為一生最大榮耀。

當然,在【人間劇場】(拱橋)裡,可分列「中國古代經典戲劇大系」、「中國經典劇本全集」、「當代劇本精選」、「世界名劇選刊」……等橋拱,將戲劇做為核心,把電影、劇場……等視同周邊囊括進來,一樣有很大的揮灑空間。

至於新蕾,因出版領域有一定的範疇,不妨自「兒童劇」統整。不過,要是資金不夠充分,這樣的案子在優先次序方面,當不宜移前實施。【人間劇場】雖可凝聚人氣,也能得到佳評,但能否快速回本盈利,所需的支援條件太多,勝負難估,故不宜輕試其鋒。

【方案5諸神復活重建天庭「神的族譜」(略)

【方案6怪談發展「類型小說」的第一步(略)……etc.3

沒料到信一寫下來,居然長成上、中、下三封,雖然還有一些想法,但不該把信拖得更長,就此打住,留待以後再聊。

不過,這些方案有沒有刺激你衍生更多創意?

你看!老人的胡思亂想都能瞎掰出一堆案子,年輕、聰明的你,豈不舉一反十,更有說不完的夢與理想?

祝福大家,問候紀社長。浩正6,2804

 

1岡野雅行的故事,請讀麥田出版社2004/3/1出版的《困難的事,我來做!》

2我在想,有沒有可能在天津中、小學內,精選喜歡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的天生好手十人,組成「說故事club」,定期聚會,一起編創?二十四年前,我主編「台灣時報副刊」時,也兼編「學生園地」(週刊),曾以一個小短篇開頭,然後分為「男生組」與「女生組」分別寫接力小說,並規定男生組往科幻情節、女生組往愛情故事各自發展,每週自來稿中擇優刊登,以四個月為限。沒料到同學反應熱烈,而情節之設計,遠遠超出早先評估,當時我們曾感歎這麼多優秀的創作心靈,為什麼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日漸鈍化了呢?以我曾擁有的這次經驗,我認為新蕾應該擁有更多幸運。

3《怪談》是一本以盈利為主、多目標的雜誌構想,本當貢獻「百花文藝」薛炎文

社長,未來待有緣時再敘吧。至於【諸神復活】我放在心上已經很久,我在主編《幼

獅少年》時做過嘗試,作家苦苓末成名時曾寫過數篇。我在主編「台灣時報副刊」期間,開闢【諸神誌】專欄,商請在日本留學並研讀中國神話有年的吳繼文撰寫,他發表的<夸父追日><神農氏本事>……等作品,是我所讀過的中國神話創作中最傑出的,可惜沒有繼續寫下去,否則必為傳世之作。請相信我,我不會亂說一通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周浩正 的頭像
    周浩正

    編輯力初探1.0

    周浩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