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編輯人的信33

 

U-出版」時代,

如何優化競爭力──我的讀書筆記3

 

【按】:這依然是個人的學習心得,讀了太多並不真懂的資訊,東拼西湊,剪貼成篇,乖謬難免,祈請指正。

 

親愛的朋友:

 

這封信原先的標題是「出版2.0時代,如何優化競爭力?」,構思過程中新的資訊不斷湧出,考慮再三,決定用更貼切的「U-出版」來形容這新時代。

 

去年十一月初,我在《今周刋》雜誌上讀到韓國全面推動「UKorea計劃」的介紹,他們大力開發數位家庭,野心勃勃地設計「家庭網路控制標準」LNCP, Living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企圖一統天下,賺盡全世界的錢。他們在首爾「建『夢想會館』,讓韓國民眾預見未來UKorea數位家庭的生活情貌」,並進一步籌建五個「UCity」示範城市(釜山、松島新都市、大田、東灘面及濟州島)

我讀了之後大為吃驚,特地上網搜尋一番,才發現自己孤陋寡聞,早在韓國推行UKorea之前兩年,日本已緊隨比爾蓋茲數位家庭概念,喊出「UJapan」,而劍及履及地推行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府),將數位生活深化到全民生活之中了。

U,即是ubiquitous,用在這裡,喻指「數位無所不在」的意思。「上海多媒體行業協會」網頁上所刋登的<淺談日本UJapan及韓國UKorea戰略:建立21世紀無所不在的網絡社會>文章中,有很精確的描述:

 

「英文單詞『ubiquitous』來源於拉丁語,意為『普遍存在的,無所不在的』。國際資訊產業界最早提出此概念的是已故美國施樂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PARC)Mark Weiser博士。他在1988年第一次提出ubiquitous computing的概念。Mark Weiser博士認為『電腦在我們沒有意識到它存在的時候,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而他認為這樣的時代即將到來。其後,依據Mark Weiser博士的概念,日本學者衍生出了Ubiquitous Network(無所不在的網路)的概念,認為人們在未意識到網路存在的情況下,能隨時隨地地通過適合的終端設備上網並享受服務。作為一個IT新術語,『無所不在的網路』是一個IT環境,它需要同時滿足三個要求。第一,無論在何處使用,無論使用模式是固定的還是移動的、是有線的還是無線的,它都能提供永遠線上的寬頻接入;第二,『無所不在的網路』不僅能夠連接通用的大型電腦和個人電腦,也能連接移動電話、PDA、遊戲機、汽車導航系統、數位電視機、資訊家電、RFID標籤以及感測器等各種資訊設備,這些設備通過IPv6協定連接到網路中:第三,『無所不在的網路』能夠實現對資訊的綜合利用,不僅能夠處理文本、資料和靜態圖像,還能夠傳輸動態圖像和聲音。它能夠實現安全的資訊交換和商務交易以及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從上述可知,『無所不在的網路』是一個IT應用環境,它是網路、資訊裝備、平臺、內容和解決方案的融合體。」(請參閱http://www.smia.org.cn/news/news_display.php?id=363

 

去年1011日,日本總務省課長阪本泰男接受《財經界》記者訪問時稱:在亞洲,目前只有日本和韓國推出了以「U」為核心的國家政策,UJapan中的U,包含了「普及(universal)、面向用戶(user-oriented)以及獨特性(unique)」等基本概念,使日本順利完成由eu的演進過程

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院長任周煥,則認為「U-Korea」的戰略目標,可概括為通過IT(資訊技術)發展政策,爭取提前進入『智慧型社會』。」請參閱http://www.moneychina.cn/d/2006/10/11/1160544017327.html

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教授,在<U化戰略紙媒生存大趨勢>論文中,做了更深入的剖析,他指出:「所謂U』,是指構成『U化戰略』的5Uunite(融合)universal(普及)user(用戶)unique(獨特)ubiquitous(無處不在)」他針對5U,探索未來建構「UChina」的戰略部署,著墨頗深,有興趣的朋友可上網細讀,必有啓發。請參閱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2/19/content_5505530.htm

 

以上這些引述,意謂著什麼?

──不管人們願不願意,都已活在看不見、摸不著的天羅地網中了。

既然必須生存在無所不在的網絡世界裡面,「U-出版」即是我們閃避不了的宿命,簡單的說,從事出版編輯工程中所有人員,與網路世界從此密不可分。

如今,每天清晨一睜開眼晴,跟網路相關的文化與出版訊息,即透過報章雜誌、電視和網路,不停敲擊著我們的神經,你會發現,舊世界頭也不回地離我們越來越遠:

──可以無線上網下載的「可捲式電子書」正式曝光,一次可容納4000本以文字為主的書,行動閱讀不再是夢;

──中華電信推出「口袋書店」,提供四十多本雜誌的電子版,可用手機閱讀;

──美國舊金山「林登實驗室」Linden Lab創造了網路上的3D「虛擬人生」Second Life,完全複製現實世界,甚至發行用信用卡購買、在虛擬社會流通的林登幣。聰明的人,立即嗅出此中無限商機,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有四百多萬人登記入會,並加速急增中,連IBM總裁山繆.帕米沙諾都申辦了兩個分身。

──韓推出網路新媒體「Oh My News」,大獲成功。不久,日本版跟著誕生,它讓市民都成為記者,刋出的新聞,最高稿酬每則日幣二千元,登錄記者已從最早的七百多名,發展到四萬三千多名,日本傳統報紙面臨嚴酷挑戰;

──去年七月,美國民主黨召開全國大會時,記者群中多了一類叫做「網路記者」Blogger,這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年二月「臺北國際書展」一次推出13本從blog誕生的紙本書與電子書;

──英國個人出版網站lulu.com提供網友線上出版,並大力贊助「國際blog書大獎」,積極推動個人出版的結果是每星期出書近一千本﹔

──不光blog出書,連vlog也出書了﹔大塊出版的《I’m dodolook》是第一本中文影音部落格書;

──合線上udn「數位閱讀網」推出個人出版「線上排版服務」﹔

──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 Inc.)公司名稱改名,從今年起,它叫「Apple Inc.」,少了Computer這字,這變化又預示著什麽?

──控股集團投資PIXNET相簿blog,建構數位創作平臺,在網站上成立電子書或電子雜誌,有機會更進一步透過城邦集團下的布克出版社,發行紙本書;

──日本第一所網路大學於四月二日在福岡巨蛋棒球場舉行開學典禮;

──英國知名出版社「企鵝」Penguin Books邀請1500位網友到「一百萬隻企鵝」網站www.amillionpenguins.com,以六週為期,合寫小說。這部小說最後厚達1030頁,以電子書的形式出版;

──全球IBM15萬員工跨越組織、國界藩籬,在網路上進行六天六夜動腦會議,發表四萬多個想法,精挑細選出十個結論,做為IBM未來發展的十項創新商業計劃;

──美國政治人物選擇在網路媒體宣佈參選總統,YouTubeMySpace成了競選廣告必登之地﹔在英國,首相布萊爾也登上YouTube拉票;

──Blog誕生十年,如今每天有12萬個blog呱呱墜地,平均每秒有1.4則網誌上線﹔據估計,全世界現在約有七千萬個blog

──48淩晨4時,中國第一份付費訂閱的溫州數字報紙正式上線;

……

 

每天從手邊的報章雜誌中,隨手摘錄就摘的不亦悅乎!臚列這些新聞與報導,為的是讓大家清楚感受一下什麼是「趨勢」,我想,再遲鈍的人,也應該明白:一場超級颶風巳醞釀成形,活在這大趨勢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

Web2.0只是描述技術與情境進化的階程,我們遲早會踏入Web3.0Web4.0……,或另一個更能彰顯其進程精神的辭彙,不變的是那一張與天地等大的巨網,把所有人牢牢框住了,編輯人豈能置身於外?

但,負面消息也悄悄出現,信不信由你,已經有人預言:進入Web2.0時代之後,有些行業或將面臨絕滅的挑戰,其中之一,就是編輯。

翻開《長尾理論》,編者在正文前面越洋專訪作者克裏斯.安德森的一段問答,透露出的訊息,令人心驚:

 

問:你提到所謂「前篩選器」pre-filter的角色將消失,像出版業裡的記者、編輯,現在都擔心將來工作不保,你如何建議這些人因應長尾時代來臨?

答:我也是pre-filter,我也很怕失去工作。pre-filter就是「守門者」,我們決定誰的書要出版、誰要被訪問、誰的作品要被推上市場。但是,現在大家可以直接出版,直接到市場上,不再需要我們了。所以我們不再當守門人了,那我們扮演什麼角色?

我認為是,尋找人才spotting talents。然後給這些人才更多資源,讓他們可以做更好的作品,極大化他們的產品,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

不同的是,以前我們要先預測誰的作品可能會賣,然後簽下這名作者﹔現在可能是去尋找作者,說服他們願意由我們服務。……通路瓶頸和必經關卡都在消失中,包括編輯、製作人、星探及沃爾瑪的採購經理,這類「前篩選器」的角色都將逐漸式微。(引自《長尾理論》/克裏斯.安德森著/李明等譯/天下文化/2006/12/15,頁一~十)

 

編輯這一行真的邁入式微之列了嗎?

依目前的認知,假使我們無視於網路興起帶來的變數,無論個人或團體的發展必受限於認知的偏頗而逐漸喪失主導能力,不知不覺中被邊陲化,甚或導至競爭力衰退(當然,假如只願守著最小經營體與利基來求發展,如一人公司,也未嘗不可行,這是很另類的特異才識的展示,此處不宜討論);幸運的是,人的求生本能使得被壓縮活動空間的編輯人,有些人早一步理解風險的存在,而企圖扭轉頹勢。

例如,他們把「前篩選器」功能,移到網路上

 

去年,我無意中在大陸發現兩個頗具特色的blog:其一,是由一位名叫小童設立的「出版日記」http://blog.sina.com.cn/pub,他說他是出版社編輯,主做文藝生活類圖書,尤以人文歷史類、女性類圖書為多,歡迎廣大作者、業界人士、讀者交流合作」。他這樣介紹自己的blog:「一個平民化出版博客,以朋友似的態度講述自己工作的經歷、感受,……盡可能多寫些與出版行業有關的真實東西,做出版博客中的下里巴人。」他除了記錄「做書、讀書、評書、教書」的點點滴滴外,並接受網友自薦稿件(剛才上網發現小童換工作了,應該!)

另一位楚舞的「出版會客廳」http://blog.sina.com.cn/publish,則非常坦率表明是純商業機制的blog,定位自己是「作者的家園,優勢出版平臺;徵集各種合作出版選題,可為您快速辦理出版手續。」這個blog隸屬於「出版人之家」http://blog.sina.com.cn/chubanren,下設不少「○○出版會客廳」,它的宗旨是「寫書人的出版通道,做書人的精神家園」,出版範疇無所不包,舉凡「文學藝術、少兒讀物、學術專著、教材教輔、電腦、外語、科普、社科、生活」等等,均在「服務項目」之內。其中最讓我關注的是「中國博客之星」系列叢書,它廣收blog內容,結集成書,分自費、分攤、版稅、賣斷……等合作模式,可供選擇。

這只是我在網上偶然發現的,他們有意無意的把編輯角色延伸到網路,相對於傳統編輯而言,他們也許不自覺的成了改變既有行為模式的「覆者」。

 

U-出版」帶來的契機,已經在社會不同層面逐漸浮現,他們冒出來的殊異方式或將引發一場變革。

當你無法像「自轉星球」的黃俊隆那樣,看出復興美工畢業的彎彎在她blog上塗鴉的價值,三個月內熱銷五萬本的《可不可以不要上班》,當然不會由你出版;你可能終於知道以「故事之王」自我期許、一心一意想取金庸而代之、出身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的九把刀了,他從1999年在BBS上發表第一篇小說《語言》之後,已經寫了近三百萬字,出版了二十多部作品,八成以上將陸續改拍電影、電視及漫畫版,每年的版稅和各種權益收入,高達200萬元以上。另一位2005年才從輔大日文系畢業的網路小說家敷米漿,第一部作品《你轉身,我下樓》迅速爆紅,很快售出電視版權,他在短短兩年內共出版了五部作品,每一部都創下十萬冊以上銷量;曾官拜中尉副連長的手槍2000年才開始發表小說,如今他的《天魔神譚系列》總銷量近30萬冊,每月版稅收入十萬元以上,他辭去工作,成了專職作家。

你上過「鮮網http://www.myfreshnet.com嗎?你知道沈元嗎?他知道U-出版時代來了,新時代必有它獨特的生存方法:他建起攔水壩,圈成一座小水庫,將珍貴的人才(水)資源貯蓄起來,足以孕育出非凡的成果,就像克裏斯.安德森說的:「尋找人才,給這些人才更多資源,讓他們可以做更好的作品,極大化他們的產品,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

1965年出生的沈元,從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後,於2000年和他朋友與親戚集資五十萬美金,秉持「平民也能出版」的信念,打造出以「通俗文學」為主要內容、先聚焦於「武俠奇幻」的鮮網,奠定了市場地位。風靡兩岸三地的《小兵傳奇》(玄雨著,約20萬冊,已售出遊戲版權)《飄邈之旅》(蕭潛著,約30萬冊)《天魔神譚》(手槍著)都出自鮮網,如今進軍大陸書市有成,每月印書量至少20萬冊。據聞,年營業額約在台幣二億上下。最近他們在7-11連鎖店推出融合驚悚與推理、輕薄短小的「黑子系列」,一個月內狂賣六萬冊,成績傲人。

聰明人不只有他,中國最大網路遊戲霸主「盛大網絡」老闆陳天橋為厚植競爭實力,收購了網路原創文學網站「起點中文網」http://www.cmfu.com,因此「獲得超過十二億字的創作,還擁有其中最受歡迎的三百部作品獨家電子版權與遊戲改編權」,透過購併,他也擁有一座建在自家後院的大水庫。

 

親愛的朋友,你不覺得有些事和我們平時想的、做的,已大大不同了?

根據《今週刊》林亞偉、莊芳訪問記載,「奇幻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朱學恒與沈元都同意:「舊有的出版概念已經被徹底推翻了。以往先投稿由編輯決定是否出版,但現在是自己先寫出滿意的作品,張貼在網路上,獲取人氣後才由出版社發行。」(請參閱《今週刊》第470期、《數位時代》第139140期)在這一層面上看,編輯「守門人」的功能的確發生巨變,而且也由此再一次印證「長尾理論」中「新生產者new producer的崛起和他們的無所不在。過去,他們一向隱沒在98%長尾的讀者中,壓抑著自己的創作,如今因為有了沒有任何限制的發表園地,允許隨意發抒心情,天馬行空地寫愛寫的題材,由網友點擊替代編輯審核,新的競爭形式,終於讓愛好創作的心靈得到完全解放。若非網路出現,他們的創作在傳統的出版界被接納的機會微乎其微。

總結的說,不管我們喜歡與否,無所不在的「新生產者」,風起雲湧地出現在各個不同層面,編輯、出版人再也不能視若無睹,因為他們很可能是我們未來出版世界的核心組成。

 

網路世代blog的興起,助長「新生產者」誕生,源源不絕提供原創作品;而新的網路傳奇也一個接一個登上人生舞臺,這兒且舉我最近在網上讀到的兩個很特別的例子。

今年三月,在朋友吳鴻的blog上,讀到一則留言:

吐血推薦《讀庫》!主編者老六,就是張立憲http://pigu6.yculblog.com/我看了一年了,是那種一直在床邊放著基本上沒上過書架的書。

我一向好奇心重,忍不住上網去看,這一看,不得了,瀏覽完所有篇章,仍意猶未盡,用「張立憲」三字google一下,又找到一堆有關他的文字,還沒看盡,欽服之情,已難以抑止,當天和上海網友MSN時,大加讚美,沒想到相隔不到一星期,收到上海網友快遞寄來《讀庫》兩冊,連夜品嚐,竟不知東方之旣白!

我要說的是,張立憲和他的《讀庫》內容固然是取勝的根本要因,但能快速成功,和網路關係密不可分。

去年四月,在《都市時訊》http://www.yzdsb.com.cn/20060403/ca601807.htm刋出李星文<張立憲和他的讀庫時代>,這樣介紹他:

 

「被網友戲稱為『京城文化名人老六』的張立憲曾做過記者、出版社編輯、娛樂報紙負責人,他在去年秋天賦閑的時候產生了編輯策劃《讀庫》系列圖書的創意。他把策劃《讀庫》的想法、《讀庫》的編輯出版進度等在他的博客blog上『全程直播』,不斷有熟悉的朋友或陌生網友留言,使《讀庫》從一開始就凝聚了一群人的智慧和力量,這與大多數圖書由編輯獨自操作的過程有很大不同,可稱為『編讀共建』。博客不僅在《讀庫》孕育、成長過程中豐富其內容功不可沒,對《讀庫》的影響力擴大、市場拓展同樣居功至偉。同傳統意義上的媒體不同,博客的讀者群有著很強的細分色彩,常常瀏覽一個博客的讀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博客主人價值觀、審美趣味和文字風格的認同者,張立憲的博客積累了一大批《讀庫》的潛在讀者,《讀庫0601》正式問世,他們自然是第一批購買者,也是最穩定的支持者和傳播者。博客對《讀庫》的促銷作用之外,對其內容品質的口碑樹立也起到很大作用。」

 

網路上,「小眾傳播」的力量似小卻大,這段敍述,使我聯想起佛語「芥子納須彌」(喻諸相皆非真,巨細可以相容),芥子雖是微末塵粒,卻容得下須彌大山,放在長尾理論中細嚼含義,還真別有領悟。

張立憲提出「編讀共建」概念,並在網上直播《讀庫》的分娩過程,替它找到和讀者並肩同行的立足點;配合他所標榜的「三有三不編輯方針:有趣、有料、有種和不惜成本、不計篇幅、不留遺憾」,使《讀庫》內容和市面上其他書類迥然不同。而且,他把《讀庫》刊登的稿件的篇幅,訂在五千字到五萬字,尤其對「中篇讀本」特別有興趣,因為這種篇幅的文章沒有太多的發表平臺,反而常能出現意外驚喜

關於張立憲種種理念申論及工作細節坦述,拜網路之賜,已至少有二萬多則內容可供追索,有興趣的朋友,請上網一遊,不再贅述。

 

另一個例子,發生在上海。

一個人:路金波(筆名李尋歡)

他是中文原創作品網站「榕樹下」http://www.rongshuxia.com/的總經理兼總編輯。

一件事:他在2006年在成為大眾讀物市場上,與《百家講壇》齊名的暢銷書創製者。他讓一位業內人士感歎說:「我們社50多個人,折騰了一整年,說是破了建社54年記錄,做了1.2個億碼洋,現在看來,還不如一個路金波。」

台灣的《遠見雜誌》曾在《創意中國》特刊上,介紹過他,最近我從「翁昌壽@文化產業密碼」http://blog.sina.com.cn/cardnew讀到原先發表於315日出刋《出版人雜誌》上的<王朔、韓寒身後的李尋歡>一文,才瞭解整個始末。

他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

根據翁昌壽的訪談記錄,路金波在「2006年,成為書業的『搗亂分子』,他宣導的種種理念和技術:『從農業變成了工業』、『精裝革命』、『天價稿酬』、『譯寫』、『加盟代理制』,一次次引發爭議和批評,而他則用這些理念和技術,孵化出一部又一部的暢銷書」。

首先,他改變遊戲規則,用200萬人民幣這天價稿酬一次付清,簽下當紅作家韓寒新作《一座城池》,這個行動,立即引起業界震撼,也迫使媒體不得不與之共舞,而這徹底破壞行情的話題,在網路上以類似病毒傳播方式快速散播,等於免費取得千萬廣告都不一定產生的效應,在書還沒正式出版之前,己被炒得翻天覆地。在編輯過程中,再「增值服務」,刻意精雕細琢,不惜成本提昇裝訂品質,以高定價問世。果然,甫一上市,輕輕鬆鬆登上百萬銷量,營業額直線上昇。從結果看,所謂天價稿酬,也不過是正常範疇內的版稅(約15給付,但他敢付在前頭,因而能簽到他想要的作家。他用這個方法,陸續取得韓寒、安妮寶貝、王朔等人的新著,並成立經紀公司,簽下16位一線暢銷作家,代理從內容延伸出的加值權益,替作家爭取更多收益。

然而,聰明的他知道「高酬」不可靠,只要有人比他更「」,名家之作會入誰手,就難預料了。為了維謢優勢,他不畏人言,未雨綢繆地鋪設另一條開源之路,將純手工業錘鑄成可高量生產的製造業,建立獨特的核心能力

他打造出主打1216歲少女讀者群的校園偶像作家:郭妮。

翁昌壽寫道﹕「郭妮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團隊,協同進行『流水線』式的圖書生產。『聚星』團隊首先會深入初中女生進行市場調研和分析,向郭妮提供一個兩三千字的提綱,大致列出人物關係、故事走向等框架,郭妮據此進行情節的擴充,最終操刀完成一個個類型化的故事(她一天可寫1000015000字)。……而『郭妮系列』圖書已出版14本,累計銷量380萬冊、9500RMB碼洋。」

驚人不?

路金波繼續複製成功模式,擴大經營範疇,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在大眾文化領域,有一股力量正在凝聚,假以時日,他的出版版圖將不可限量。

目前,他正努力組織中、下游出版通路,若能順利推行,未來營業額將呈倍數成長。

 

從他們身上,我們終於看到中國大陸跨越省、巿出版板塊的「新出版人」誕生了,他們帶來新思維和新的經營策略,衝擊著出版生態。你的喜歡或不喜歡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時代來了,你還能裝聾作啞、抱殘守缺嗎?

既然新時代叩門了,做為編輯究竟應如何強化自己在「U-出版」的競爭力?

他們的做法,或已提供了某一可行性:我們清楚看到他們因應新時代所展露的智慧:找到了成為新「N」的捷徑(關於Nn,請參閱第32信<出版2.0>)。若是將小童/楚舞的blog、沈元的「鮮網」、張立憲的《讀庫》、路金波的「榕樹文化」……等,都看成「N,聰明的你或許對他們如何移動「前篩選器」位置、尋找到「新生產者」的竅門,已了然於心了。

其實「U-出版」並無神奇可言,只是提醒大家:網路時代來了,出版領域亦不能自外於它,在你進行任何思考與研判時,不能不把網路生態納入,它帶來的影響和變化才剛開始,沒人能知道最終的形式為何,但若不正視它的存在,將不可避免弱化自己的競爭優勢。

小童、楚舞、黃俊隆、彎彎、九把刀、敷米漿、手槍、沈元、張立憲、路金波……也許不是彰顯U-出版」特徵最恰宜的名字,但足夠讓我們以此作為出發點,認真思考什麼才是我們的下一步!

 

面對生存巨壓,積極進取的出版社都在努力尋找主導這大趨勢的策略佈局,有人視網路為行銷利器,有人視其為內容創生源,在各自實踐中,互有長短。

「大塊文化」曾與「中時電子報」嘗試運用blog書評行銷,將新書《歴史學家》製作200本「試讀本」,廣邀blog版主參加撰寫<讀後感>徵文比賽,並於網上刊出前四章內容免費閱讀。網路行銷的力量果然驚人,第一刷印量高達五萬本,大獲全勝;我也聽說「時報出版公司」設有專人巡遊網路,扮演「前篩選器」角色,尋覓明日之星。「遠流博識網」http://www.ylib.com/是台灣出版社中最早、最具規模、最有人氣的大型圖書網站,內容多元而豐富,每天的流量極大,不但開放園地供會員討論,而且提供空間,由作家各自創立blog平臺。

台灣活力洋溢的數千家出版社,不論大小都擁有網站,多半是出版物的作者與內容介紹,整體而言,偏重行銷功能的闡發,與臆想中的U-出版」似乎仍留有一些想像空間(譬如說,怎樣將公司規劃成有競爭力的N,建造一座貯蓄人才的大水庫?)

 

綜合以上所述,在U-出版時代,「如何優化編輯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已清楚擺在眼前:即在強固網路時代「新守門人」的角色功能。

顯然的,善於經營blog無疑是極佳切入點。

你必須證明你經營的是專注的領域(特色)、有人氣、有行動力的blog

你和網友們組成的blog圈,是有影響力的(像我喜愛的「老貓學出版」及王正鵬和他友人們串連成的O..F..Bloghttp://ofblog.com等等)

也許,你糾聚同志,辦一份吻合專長的網上虛擬雜誌;

或者,你有獨門功夫,建造自家人才(水)庫,從網路上搜集到你要經營的人和作品。

總而言之,出版畢竟是「內容產業」,你得證明自己的是個優秀而謙卑的守門人,知道「新生產者」在哪裡以及怎麼經營他。

 

U-出版」中,網路是「新工具」,「新工具」創造新的契機,新的契機型塑新的脈絡結構;編輯人要學習的是如何馴化、控御網路,從中脫穎而出,並告訴大家:編輯不死,編輯仍在,他們不會消失,只是有了新的視野和新的工作方法。

這封信裡所提及的人與事,在在指明一個好編輯的競爭力之所在──即在洞悉新時勢所引導的變化,進而確實掌握其綻露的契機。

當張立憲他們出手時,沒有一頭栽入紅海,巧妙地避開了殺戮戰場,各自找到藍海新天地,他們的成功,回頭來看,一點也不僥倖。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再輕聲問問:

「為什麼崛起的是他,不是我?」

浩正2007/4/12

 

【附記】以上錄寫的見聞心得,對於以引入外版圖書為出版主力的出版社和編輯而言,

並不適用,他們的「前篩選器」角色,應另作詮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浩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