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編輯人的信24

﹕我的編輯心法1

 

親愛的朋友:

 

一位多年未見的朋友來訪。

見我伏首案前,在「蒙恬手寫板」上描來畫去,久久才成一頁,笑道﹕

「真是何苦來哉!老寫些自以為重要卻少有人認為重要的東西,不如多陪大嫂出國走走,好好享受人生最後一段時光吧!」

他說的很對,卻不知我在享受人生另一種樂趣呢!

 

我陸續寫下個人編輯生涯的起伏和見聞所知,目的在給自己一個交代:

──庸庸碌碌忙了半輩子,究竟活成什麼「東西」?

我相信資質駑鈍如我的人,世上一定不多,但人生自有際遇,我曾僥倖得到試煉機會,積存了些許經驗,所以很樂意如實吐露,但願大家讀完之後,驀然發現所述內容簡陋膚淺,不過爾爾,因此信心大增,指著這些信簡說﹕

「我以為是匹錦緞,結果啊,嘿嘿,是塊腳墊!」

親愛的朋友,即便是塊腳墊,仍請善加利用,至少它可以讓人進入屋宅(堂奧)之前,除掉些鞋底污泥──這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現在,我招認,在我的編輯生涯中,從頭到尾只有一招:

」的運用。

 

我之體會「」的大用,純粹出自偶然。

六○年代前後的臺灣,正值啟蒙年代的前夜,那時候的年輕人說可憐也真可憐,說幸運也真幸運,因為什麼都匱乏,時時處於知識飢渴狀態,因而四處汲取養份,惟恐錯過。在有限的書刊中,經常接觸的有《文星》《筆匯》《建築》《文學季刊》以及後來由蔣勳主編的《雄獅美術》……。

有一天,讀到介紹「表現主義」創始者康定斯基*註1的一句話﹕

「從一條線,看到一尾魚。」

我整個人僵直在那兒了──不是被震懾而是感到困惑,因為我無法理解「一條線怎能孕現一尾魚」。

帶著困惑,使我面對現代藝術各種流派的作品時充滿自卑,等我接觸到徐復觀先生的《石濤之一研究》,才開啟了一道光。接著,翻閱他另一部大塊頭作品《中國藝術精神》,也找了姜一涵教授研究石濤的論文集,看得似懂非懂。結果在《石濤畫語錄》裡*註2才勉強解困,因為此書不但有原文與註解,還增添了詳盡的解說,讓程度不好的我,有了親炙大師精髓的機會。

 

石濤倡議「一畫」,他開宗明義的一段文字,給了我一把打開康定斯基謎底的鑰匙:

 

「太古無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

法於何立,立於『一畫』。

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見用於神,藏用於人,而世人不知,所以

一畫之法,乃自我立。

立一畫之法者,蓋以無法生有法,以有法貫眾法也。

夫畫者,從於心者也……。」

 

親愛的朋友,他的開場白,同時也敲開我日後「學編輯」的門。

最近,我讀到「儒學大師」杜維明說他和「管理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相遇時得到的啟發,他的啟發也啟發了我﹕

 

「聖吉給我一個以前沒有想過的思路:就是怎樣讓沒有結構,成為一種

新的優勢。這個想法是比較接近道家的,講究『』,一塊木頭有無限可

能性……他的這種想法表示,即使你完全被打散了,也不一定是禍。

因為『打散了』不見得是out of control(失控),而表示可以在另一個

領域裡有新的integration(整合)。」*註3

 

我把杜大師的話斷章取義放在這兒,雖有違他本來旨趣,但和石濤的話放在一起,卻收相互發明之效。原文中,他觸及的問題極其深刻,大家不妨取來細賞,必大有收穫。

 

隱隱約約地,石濤的話觸及了靈魂深處某些情愫,引導我從有限的知識與經驗裡,追索「壹」從形而上回歸現實(編輯生涯)時的「人間意義」。一方面,嘗試由世俗層面引進「完整的概念(局;壹)並認知其重要性;一方面踏實領會石濤倡議「一畫」的真正精神在打破常規,出奇制勝,強調的是出神入化,所謂「『至人無法』,非無法也;無法而法,乃為至法」,他很自負的說﹕「我之為我,自有我在」。

於此,「太樸」(樸)這原始狀態的「壹」,充溢靈魂。

我開始謹慎地向自己提問:

「在編輯流程之中,『壹』會是什麼?或以何種形式呈現?」

譬如,假若書系概念是壹,它是怎麼形成的?我們該如何完成它?怎麼節制它的範疇不致溢出?又怎麼豐富它的範疇而不致貧瘠?

壹,既是完善呈現時間串接的藝術,當然更是將空間組合到「恰到好處」的美妙表達。既然能從一條線看到一尾魚,憑什麼不能從「壹」推演出編輯理論的極致?

對編輯而言,「壹」是什麼?壹若是「太樸」的現實呈示,那「太樸」會是指導性的、抽象理念的一種?若將「壹」比喻成「未被鑿孔挖竅的渾沌」,編輯即是那愚蠢而宿命地必會發生的動手開鑿的人?從源始溯本,壹是璞玉,壹是渾然天成,壹是壹,壹是始,壹是終,而編輯則是被賦予解構任務的人?

 

工作之中,我不斷思索「壹」在那裡?怎麼得到的?如何解讀?與周邊關係的描述?能切割嗎?用什麼內容表述出它完整的內涵?……一旦開始追問,在追問的過程中,答案不斷湧出,「豐富的內容」就這樣形成了。

也許仍有人疑惑﹕這太扯了吧,跟「編輯」何干?

我的回答是:不但相干,而且大大相干。

不如再換個方式說明:假使將「城邦」定義為壹,壹背後的指導理念則是「花園主義」,在「花園主義」大理念下,允許一個百花齊放的準競爭生態的生長環境,因此誕生出更多獨立奮鬥的(小)壹,它們也遵循遊戲規則,去進一步詮釋它壹的內涵,當然,這個(小)壹絕不能自外於外界生存環境,必須留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及優勢地位的估算,否則隨時被踢出競爭圈而不自知。每個小壹自當擬訂它自己的競爭策略──而充滿戰鬥意志力的小壹,使城邦更為茁壯。

由此推論,假使將「遠流」或「聯經」、「時報」、「大塊」、「天下」……定義為壹時,我們將如何看待這些出版集團?這堂課可是一大挑戰。

    壹,有時像阿米巴變形蟲,沒有固定規則能予規範;有時,當鎖死它的意義時,順藤摸瓜,似乎輕鬆取得佳績﹔有時它是領域(範疇)的經營,有時是電光石火似的一閃﹔有時它是空間,有時它是時間,有時它兩者皆是。有時,它單純到只是一個「任務目標」,有時它繁複為一連串變化的積累﹔有時它會停滯,有時則不停長大;有時只是個夢,有時是一步步精密的計算。

有時,將它和「方法論」連繫起來,變成一套好用的做事準則。

 

假使,你是一本雜誌或書系的主事者,你很快發現:完整的一頁是1;雙頁組成的面是1;一篇篇文章是各自獨立的1,裝訂成冊仍是1;一期是1,一年12期、24期……)也是1﹔一塊石頭是1,由眾多石頭組成的橋拱是1;主導雜誌或書系的理念是1,從理念出發,衍生出的詮釋產品還是1﹔台灣出版是1,上海出版是1,香港出版是1,華文出版更是1﹔小說是1,武俠小說是1,羅曼史是1……。

壹,什麼都是;壹,無所不在。*註4

既然「壹」的內涵包羅萬象(樸=無限可能),操持解讀奧秘的人,便擁有尋索「壹的函數意義」的權利,萬一做對了,套句流行語,這就叫「贏在起跑線上」。

打從我發覺「壹」的那天起,隨時牢記這公式﹕

1(壹是什麼?等於多少?)*註5

多半的時候,我把這公式視作「有機整體」來理解,我認為,只要理清源頭,答案就佇立在「燈火闌珊處」。

千言萬語,不如舉例。實例固然淺俗而笨拙,但不如此獻醜,就難以明白過程是如何推演成「」的,否則,繼續空洞描述,只會陷入文字迷障。

 

1982年,我在詹宏志、吳心健等熱心朋友*註6推薦下,進入《中國時報》美洲版籌備小組,擔任副總編輯,負責美洲版所有副刊籌備工作。我迅即招兵買馬﹕影劇版委由熱愛電影的陳雨航負責,漫畫/兒童版請了鄭國興,生活版則由蔡其勇主編,我自己則和黃驗、劉克襄負責副刊與小說版。

當時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聯合報》的海外版《世界日報》。

《世界日報》是一份很有歷史、也是海外華文第一大報,我們除了硬碰硬、正面攻擊之外,難有捷徑。

籌備期間,天天研析它副刊和小說版的優缺點,苦思突破之道。

不久,發現它的薄弱之處。他們所有副刊版面雖有專人負責,但因依附在《聯合報》對應的組織體系下運作,缺乏獨立性格。以副刊為例,「世副」歸屬「聯副」主編統一指揮,好處是事權合一,壞處則因「世副」長期沒有競爭者,所以早已失去競爭意識,編副刊成了例行公事,因此「世副」像是一塊剪貼版。我們則不然,全屬獨立行事、虎視眈眈、充滿鬥志、急於證明自己實力的一群人。

光從這個角度審視,強弱立判*註7

「世副」另一個弱點則是內容缺乏整體規劃,因此根本談不上「編輯力」,我以為在敵明我暗的形勢下,勝算應該不低。

但,不能光為了眼前小贏而滿足,更重要的是趁此建立優勢,遠拋對手,在相當時間內,讓競爭者連「怎麼輸」和「為什麼輸」都弄不清楚。

  • 理論,終於有用武之地了。

但副刊的「壹」怎麼「定焦」?換句話問──在此時此刻「壹」是什麼?

等於多少能否量化

我們終於找到突破口,確立了「壹」的核心價值所在:

──把副刊的「壹」視為「30」,當成一本「30頁的月刊」。

也就是說,將「人間」(副刊刊名定位為美洲中文報業史上最钜型、最具水準、每月一期、圖文並茂的「壹本文學雜誌」。在試報和廣宣階段,刻意傳遞給讀者全新的印象:他們在訂閱報紙的同時,得到跟報紙一樣大小、每天提供15,000字、整月可裝釘成厚30頁、約40萬字、內容豐富的高水準雜誌。

跟著而來的,「壹」由此衍生多種變化。

首先,從時間端觀察,產生每天、每週、每月、每季、每年──但以「月」為主旋律的節奏。其次,從空間的切割處理來看,以月為週期(壹)的設計,使得內容安排有了新的考慮。

譬如說,企劃「No.1Excellent」專欄,從文壇搜尋多年來最令人感動、擲地有聲的文章,再從中精選十二篇,每月定期刊出一篇,以饗讀者。第一篇推出了王孝廉的<春帆依舊在>,引起很大迴響*註8

有了「月特稿」,還有「週專欄」,以及一波接一波的「專題企劃」,名家作品聯展,中、長篇小說連載等等,我們甚至固定在月初刊登讀者來函做為互動、不斷推出內容快報,吸引人氣;版面處理上,刻意增強圖文比例……,一份號稱「美洲第一份精緻副刊」就這樣誕生了。

 

小說版的做法亦然。

對手的版面中規中矩,每天有九篇(?)等量的長篇連載小說刊載,──我們的挑戰來了,要如何破解這九篇小說組成的「鐵板一塊」?

同一組人絞盡腦汁,找不出致勝之道。直到最後期限前二天,才福至心靈,在塗寫得亂七八糟的版樣紙上,忽然瞧出版面中間的「大塊空白」──於是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找到的答案極其簡單﹕減少連載篇數,擴大中間空白,然後將「壹」的節奏,由一天變更為六天(週日不出報)。只要節奏、篇數、空白產生變化,很自然的,內容也起了質變,除了四篇不同類型的長篇小說連載外,我們塑造新的特色﹕在傳統刊登長篇連載的版面正中央,嵌入「1週6天)」、18,000字的中篇小說連載,再天天配置插圖,加強可讀性,並刻意細分各種類型小說,來滿足不同需求的讀者。

一座天險又跨過去了。

那時,銘記於心的口訣是﹕

「他有的我要有,我有的他沒有。」

 

將石濤的畫論經過如此「形而下」、瞎子摸象式的錯用,幾乎是用褻瀆的方式成全編輯的工作使命,如今回想起來為之汗顏。但若你讀完這24封信,你應當發覺,什麼「型」、「脈絡」、「整體/局部」、「拱橋/石頭」以及信裡各種大小推論……等,都脫離不了「壹」的框架;把我說過、寫過的話置入「壹」的情境內來理解,就不易錯讀本意。

「壹」的道理雖然簡明,應用起來卻繁複多變,在未來的日子裡,我會繼續用笨拙的筆,敘述曾走過的路、路上所遇到的困境和成敗因素的深刻反省。

 

末了,有段題外話,借此一述。

最近讀到一篇短文<隱形的課程>*註9,語重心長的呼籲社會重視不見於正式課程內的「人格感召教育」,也抨擊現代教育的功利主義,見解精闢。我想剝取其中幾段,借用「隱形課程」的字面含義,獻給老貓和大家:

 

「……『隱形課程』的英文原名是醫學領域中的hidden curriculum

它是一種上不了課程表,但是做為一專業人員非具備在身不可的先決要素。

正式的專業課程注重講義或課本的內容,……但隱形課程注重的是人的專業

性成長

隱形課程注重訓練『求學者』腦際震盪的技巧,自我鞭策養成一輩子的

求知的性向。追根究柢,目的在培育求學者識破事物之異同,做異中求同、

同中求異的腦中作業……。」

 

「老貓學出版」不正是文字工作者的隱形課程?

願天下有心人,都修成正果。

浩正2005/7/14

 

──────────────────────────────────

  • 1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俄國畫家)是位不折不扣的創新大師,他在繪畫生涯中突發奇想﹕

「音樂能否不用通過音符,而用別的方式表現出來?」

這一問,問出了「表現主義」。他「將色彩與音樂等同起來,讓人們能夠『聆聽』繪畫,『描繪』音樂」,他說:

「色彩是琴鍵,

眼晴是錘子,

而心靈則是鋼琴的琴弦。」(參閱「維基百科」<康定斯基>條目)

注意到沒?偉大的創新者,往往是偉大的發問者

  • 2《石濤畫語錄》(聯貫出版社,1973,臺北),版權頁作者只署名道濟(石濤出家後的法名),未列出註、釋之人,依內文辯證式說解,透剔詳徹,當為大陸大師級人士,可惜迄今不知他是何人(讀友朱瑞翔先生告知,註解者當是俞劍華先生
  • 3引自《天下雜誌》第3262005/7/1出版)<當「儒學大師」遇上「管理大師」:杜維明VS.彼得聖吉的共識>一文,採訪/狄英、宋東。
  • 4更有趣的是逆向反推﹕當「什麼都不是1(非1」時,反而偶有「發現桃花源」的喜悅。把話說得這樣靈活,目的只有一個,不把自己釘死在一種解說上。

有人編輯這行幹久了,曾提出「編輯哲學」有無存在及建立的可能性探討,依我個人體驗,這個方向值得努力,倘若有人不怕燙了手,似可上一趟井崗山,做個開山祖師爺。

5這個公式也可以寫成1x=?X代表可代入任何可代性的函數,使公式更為清澈,但為了簡化的目的,我放棄了它。在<構想備忘>15信)1年報備忘」中,我曾用了這個公式。

6除了不敢忘記詹宏志的舉薦外,中時編譯中心吳心健(他現在是「時英書局」老闆)每當大家長余紀忠先生巡視時,故意高舉我主編的「臺灣時報副刊」大聲讚美,一次又一次地吸引余先生趨前翻閱,讓他留下印象;他的厚愛,我也不敢忘記。此外,當時代余先生面談的則是金惟純先生,特此一記。

  • 7據說,這佈局是詹宏志建議的,余先生果斷採納。
  • 8這是留日的王孝廉(王璿)教授遊訪「春帆樓」時,追念甲午敗戰後,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的心情告白,只要是中國人,讀完此文,心情之悲慟難以言述,即便移居美加的同胞,民族意識依然高亢,所以讀者的反應極為強烈。我以為兩岸三地都應毋忘國恥,將<春帆依舊在>收入教材。

9<隱形的課程>刊於《知識通訊評論》第142005/6/16出版),聽說這篇社論出自醫界大老黃崑巖(19332012),關懷社會之情,溢於言表,請大家訂閱支持這份好雜誌(網址:http://www.k-review.com.tw。我在這裡借用了「隱形課程」的字面意義,而未深及其批判意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浩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