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編輯人的信18

 

落版的藝術 ──編輯實務之3

 

親愛的朋友:

因為喜愛閱讀的緣故,家裡不免訂了些雜誌,特別是新創刊的,總會趁優惠期間,去佔點小便宜。

大概在職場「」久了,不知不覺得了職業病:看到好雜誌,開心得像自己編的,愛不釋手﹔看到有缺陷的,忍不住為之歎息,有些編者恰巧是相識的,幾度拿起電話想提些老生常譚,但再想想,自己的見解也侷限於狹隘的個人經驗,又豈能自認為一定是「對」?一思及此,再也不敢魯莽出聲;再想想,不如「退而結『網』」,老老實實記下「忠於自己」的體會,放在老貓的網頁,請高明一起討論,或能激發意料之外的火花。

 

要編好一本雜誌,所牽涉的因素極多,且互有關連,若要理清頭緒,還真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吧!反正還原到最終,都只在「摸象」、都圍在「編輯實務ABC」周邊打轉而已。

從編輯技巧角度審視這些雜誌,我認為常被忽略的環節乃是出版流程中的「落版」。在討論落版之前,我們先假設雜誌編者已經解決「編輯理念」、「內容架構與組合」等的設定和運作模式,而且都契合規範,否則就失去討論基礎了。

我們最常見到的缺失是﹕明明內容尚佳,卻因不諳落版,把雜誌編得十分零亂,反映不出應有的價值。而有些編者,以為只要把一流稿子弄來,印成一冊以饗讀者,其餘皆是次要的事。

不!這種觀念當然有欠周詳。

優秀的編者能邀約到最「」、最「」的稿件,經由熟練落版技巧,再配合美編在版面設計上的詮釋能力,將內容完美呈現於讀者之前,令人讀得暢快淋漓,不忍釋手;相反的,即使蒐集到最漂亮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要是位置不對、比例失當,我們看到的會是野獸而非美女。

這其間的落差,就出在落版認知上的偏失。

 

什麼是「落版」?

「落版」即是把準備印行的內容進行最後步驟──排列組合,希望在既有的條件下,進行「情緒管理」,將讀者心理導引到正面反應。

就「書籍編輯」而言,也需要落版,我們先從這兒說起。

當編輯將書籍內文整理就緒(包括文字梳理、訂正、審定及篇章、目次、序跋、推薦、廣告……等,都一一完成),就該胸有成竹地付諸完稿。在這節骨眼上,立即能區別出兩類編輯﹕一種是將編輯工作看成職業;一種是將編輯工作看成志業。前者,不肯多作思考,照著葫蘆畫瓢,蕭規曹隨地跟著從前的版型照抄;後者,在參照舊版型時,會反芻再三,斟酌內容特色,尋求能讓讀者更便易吸收的表現手法。

數十年前,在我踏入「編輯這一行」時,以現在的水準而言,當屬手工業性質的「鉛字排版」階段,文章在發排之前必須做到一字不錯、段落分明,若有特殊字體或版面設計要求,也要在發稿單上註記詳盡,不可含糊籠統,否則排版廠拆版重組,耗時耗力耗錢,得不償失也。要是三不五時出狀況,工作就保不住了。

我非常幸運,剛入行就遇到名師引導﹕一是張默先生,一是隱地(柯青華先生)1。直到今天,在我心目中,他們依舊是版面設計高手。尤其是自己累積經驗之後,更加明白他們創發式的編輯高度,若無長期浸淫和巧思,是做不到那種水準的。你若不信,去翻翻張默主編的《創世紀》詩刊,和隱地主編《書評書目》和「爾雅出版社」的叢書──例如剛出版的《身體一艘船》,便知吾言不虛,能清楚看到他們的創新與整合能力。

我是打從那樣的年代走過來的,所以對當代觀念領先群所邁出的每一步,都點滴記心頭,然我本性愚騃,始終未得精髓。

另一位讓我整個人撼動起來的編輯高手是張伯權先生2,他是我服務於《書評書目》時的同事,在他身上學到不一樣的編輯技巧。

讓我頭腦一醒的事例,是他處理《卡夫卡的寓言與格言》的方式。

1975年,我參加了廖文遠和他朋友在新竹創辦的「楓城書店」所衍生的「楓城出版社」,擔負主編之責。張伯權答應將《卡夫卡的寓言與格言》3交給楓城出版,但要求從封面設計、內文編排等一手包辦。我那時候,對如何編書一竅不通,有人自告奮勇,為之大喜過望,當然慨然允諾,現在回想起來,這是一趟真正完整的學習之旅,我見識到嘔心瀝血、全心投入的燃燒體,如何誠摯地完成他生命中的第一本書。即使到了數十年後的今天,每當我拿起這本小書,似乎仍能感應到他炙人的熱情。

假使你曾擁有第一版的《卡夫卡的寓言與格言》,或許也會興起和我一樣的感受。我覺得他似乎變身為卡夫卡,是卡夫卡向讀者展示自己。

在那個年代,沒有人像他這樣編書的。

書的封面設計得非常素樸,也充滿卡夫卡風格。

他處理內容的手法,有著明晰的「層次式」的開展。讀者拿起書的剎那,在翻頁的過程中,一步步被引入一種氛圍,他在每一頁都悄悄釋放一點點卡夫卡香精,那種芬芳立刻擄攫了閱者的心。

在那古早通路有限的年代,初版2000本,兩個多禮拜便告售罄,從此,書市增添了一本暢銷的長銷書,到了今天,仍佔著書市一隅。

這段歷史之所以說得這麼詳盡,為了闡明一個顛躓不破的道理,所謂「落版」也者,乃是從情緒導引中產生積極的「認同意識」,亦即說服讀者接納的過程

編輯有能力、也有此需要,架起作品與讀者之間這條通道。

書籍應這樣編,編輯應這樣認知──每一本書都該盡全力以赴之,這才是「志業」。

打從這兒,我走上了「學編輯4的路,一切以透識閱者心理為檢核標準,生活中凡能增強編輯能力的都加以吸取。因「知所不足」而鍛練出另類「吸『新』大法」,我的編輯人生,就這樣叩門而入。

書籍的編輯如是,雜誌編輯更是如此,它是編者努力提供讀者購買及閱讀的理由之一。

 

編者和讀者的關係非常微妙。

一方面他們是對立的兩造:製售方與購閱方;一方面又得並肩而站,甚或更謙卑些,去多理解讀者的飢渴、不便與需求,否則聆聽不到他們內心心弦震顫所發出的聲音。

這其間的矛盾,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也不是這封信的主旨,我們要解決的是,如何把一本雜誌在付印直前5、在內容既定的前提下,編出讓閱者接納的最佳表現?

雜誌的「落版」遠比書籍複雜、多變、豐富、有趣,但依據的原理是相同的,即﹕讀者心理──喜、憎、迎、拒之間微妙變化的理解和掌握。

一般而言,可簡單歸納成幾個原則﹕長短互補、軟硬兼顧,先順後逆,起承轉合。像不像口訣?哈哈,是我胡謅的,不過,仍可參考。

我們不妨從觀察一般人的閱讀習慣,來反覘雜誌編輯,並由此省思落版技巧。

 

雜誌讀法,因人而異,嚴格的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法,不一而足。但千變萬化總存有通則,當手持一本雜誌,一般人會怎麼讀?

我試著列出可能讀法﹕

.順讀:從頭讀起──不漏一頁,從封面讀到封底。

.跳讀﹕揀自己喜歡的先讀。

我們姑且將此稱之謂「第一種讀法」,講得更瑣碎些,或可這樣輕讀﹕

‧先讀短文,再讀長文;

‧先讀輕鬆的、趣味的,再讀需要思考的;

‧先讀特稿、特別企劃的,再讀一般性的;

‧先讀專欄,再旁及其他;

‧先讀有新聞性的、內幕報導的,再讀學術或理論性的;

‧先讀標題新穎、聳人聽聞的,再讀嚴肅的;

‧先讀有配圖(照片)的,再讀純文字的;

‧先讀有小分題的,再讀不分題的大塊文章﹔

‧先讀與切身利害相繫的,再讀其他;

‧先讀策劃性的主題文章(如封面故事、人物),再讀次要文章﹔

‧先讀愛讀的,其他隨意讀﹔

.或者,風吹那頁,就讀那頁吧!

總結的說,一般讀者的閱讀方式多半是先找出有興趣的或雜誌的重點文章讀,若有餘暇,再顧及其他。

 

假使有幸你是專業編輯(恰巧是編雜誌的),很可能比別人多一分關心,以一種帶著欣賞的、比較性的「第二種讀法」接觸雜誌。

譬如說,看到「封面」時,已不僅是美的欣賞或當期重點內容的瞭解,而是更進一步追索有無固定格式(型之一種)?雜誌名稱和Slogan的結合、要目(數目多寡、重要性排比、字體大小與對比性等)圖片選擇……的整體均衡是否妥善?強調的主訴達到聚焦預期效果嗎?能吸引人嗎?你動心了嗎?換做自己會怎麼處理?

讀「目錄」,看它佔幾頁,為什麼?目錄排列是依頁碼還是依內容性質?重點文章如何突顯?除了運用字體和圖片加強視覺效果外,有精要的說明嗎?你會如何安排序列?你會因為目錄而先讀某一篇文章嗎?

讀「內文」就更複雜了,從首頁到末頁的次序,反映了「落版」的經驗落差,同樣的稿件若由不同的人落版,很可能編出迥然不同的面貌。為什麼這篇文章放在最前面?為什麼下一篇是此而非彼?如此厚度(頁數)的內容該容許幾個cycle?像玩撲克梭哈一般,假如手上握有上上好牌,第一道衝頭就是三條A,後面兩道必然更強,天下當然無敵。但現實世界少有奇蹟,所收稿件難免各有長短軟硬,要怎樣組配?

我們可以從編者處理內容的手法「衝頭?押中?壓軸?」中,看出他的性格,非常有趣。

十個編者至少有十種以上編法,由此可知,鐘鼎山林,各有天性,而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平時只需多翻閱不同雜誌,大概多少可看出端倪。飢渴、急於表現的編輯,常不小心輕忽了「編輯理念」與「編輯理路」的一體兩面的特性。

一個專業編輯,很自然的會追問:為什麼要出版這本雜誌?辦給誰看的?假使你是長期讀者,依自己的閱讀心得,這本雜誌內容的綜合印象,它反映了刊物的願景嗎?你能清楚瞭解雜誌方向是否仍在軌道上運行?或者是否經過人事變動之後,名實之間嚴重悖離?

我們也很容易從雜誌內容分配中,看出編者如何運用技巧處理文章的先後次序與輕重安置,而這個架構有沒有恰宜地敘述理念,將「形式詮釋內容」做了最好的呈現?

若是決心好好走「編輯這一行」的朋友,應該時時以這種心情閱讀,除了享受文章直接傳遞給你的感動之外,身為編輯理應比一般讀者多一分關注。

有了這樣的反覘經驗,再回頭詢問「落版的意義、方法與價值」,似乎可省略重覆解釋,倒過來「逆思考」,答案就在那兒。

 

最近有不少新雜誌創刊,也有一些雜誌進行幅度頗大的革新工程6,給了我們一個絕佳機會逐一檢視。光從「落版」為起點,往上追索種種意義就好玩得不得了,「編輯」這個行業,也有苦中作樂的一面呢!

訓練編輯最好的方法就是送上第一線,讓他面對壓力,讓他自行解決困境。其次,由剖析不同類型雜誌的典範事例及缺失之中,增長識見。最笨而又最踏實的做法,則是拆解雜誌,重新落版,看看彼此有何不同,從相互觀摩中,琢磨出自己的編輯心法。

當年,不知是幸運還是出於信任,我曾不止一次得到創刊雜誌的機會,結局很簡單──若不出局便可保住飯碗。我僥倖存活下來,也因此在不同工作崗位累積了經驗,希望這些「古舊經驗」,尚能保有科學實驗中類似「對照組」的功能。

 

現在,我們來談談我最喜愛、逢人便誇的《數位時代Business Next》改版工程。

《數位時代》歷經數次改版,刊期也由月刊改成雙週刊,使它能夠更快速掌握新科技時代新觀念、新產品及經營哲學的變易。詹偉雄、王志仁、吳向前、林義凱、張殿文、盧諭緯……等,每一位執筆者的文筆都深深吸引我,其中總編詹偉雄的<編者的話>,篇篇言之有物,剖析事理每每觸及常人難以企及的深度,總是使我玩味再三,以領略真髓。大前年,我服務於「正中書局」時,編輯部策劃一條針對中學生的「夢工場」路線,我大力舉薦將他的文章結集出版,因為文章內容深具啟發性,假使我們中學生從小汲取這類新觀念,拉開視野,用心思考,長大之後的發展必有另一番風景。

以今年2月15日出刊的《數位時代》第100期為例,封面故事「100個改變管理世界的創意勢力2005Creative Managers×100」非常突出而精彩,詹偉雄撰寫的編者的話<創意人和Troublemaker之間>,特別介紹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的核心概念「思索不同Think different」,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閱。

這麼出色的領導人和傑出的訪寫隊伍所交出的成績,令人激賞之餘,不忍多加苛求,但若純由落版角度看他們這次改版工程,卻仍有商榷之處。

 

一是雜誌究竟是西是中的矛盾。

《數位時代》一向是西式編排(左翻),這次轉為「中式編排」(右翻),展現出改型的重大決心。本來嘛,左翻或右翻純粹是編者主觀喜好,做為讀者,每聞改版必滿懷期待。但,我很難接受打開一本中式右翻的雜誌,卻觸目盡是西式版型。改版第一、二期,幾近23內容是西式編排,應當由右而左閱讀,全成了由左而右,令我不禁疑惑﹕既然這麼熱愛西式編排,又何必為標榜改版,硬生生地勉強改成中式右翻?長期以來,原先的西式編法已經廣被接受,而今180度轉變為不中不西、又中又西,究竟想追求什麼「新」的效果?

我們從混亂的基本編輯概念之中,隱約看到一些隱憂:

1)假使這是負編務最高責任的人(如總編輯)下的旨意,那顯然犯了錯,因為如此勞師動眾,全做了虛功,也不小心暴露出極限邊緣(大可不必自暴己短)

2)假使總編輯根據「編輯方針」組織稿件之後,交由後製作部門落版完稿,則暴露了執行者於詮釋總編輯理念時發生偏差,有人誤讀了他的想法,而導致亂象──這種分歧,本可避免的。

3)這兒又碰觸到文編與美編之間的矛盾,或與後製作之間建立共識的問題。

 

一是特色經營的仁智之見。

當雜誌內文齊備,交給執編落版(也許是總編自己操刀,或由後製作單位承接),雙方應做充分溝通,說明重心所在及特別要求等等,負責落版的人,必須加以落實,將當期內容做最終的美化工程。

誠如前述遊戲口訣,導引讀者心理:起、承、轉、合──如何在打開第一頁剎那,引出他的興趣,使他在翻閱時不知不覺地讀下去,即使經由刻意的轉折,進行到另一個主題時,依然興致盎然,而於掩卷之前,仍愛戀不捨,讀得滿心歡喜。

《數位時代》即是難得一見的範例。

未改版前,落版之精準,令人欽羨,才區區150頁的雜誌,由好幾個區塊融鑄一爐,從頭到尾沒有冷場。

在此借用閱讀一座城市的方法,來說明落版如何營造特色(構築差異化)。從城市行政當局立場設想,他們該怎麼創生或運用手上資源來吸引遊客(讀者)?譬如香港,有港式飲茶、蘭桂坊、星光大道、「幻彩詠香江」燈光秀、購物天堂、香港迪士尼樂園9月開幕)……等,令人目眩神迷;上海的新天地、黃埔外灘、磁浮列車、豫園……等,使觀光客流連忘返;臺北的故宮、士林夜市小吃、淡水古街、龍山寺以及名揚中外的牛肉麵……等,同樣星羅棋佈於各區段,散發著誘人的吸引力。一本雜誌的內容亦應如是,翻開每一頁,猶如穿梭大小巷道,那兒有名勝古蹟,這兒有知名小吃……,處處讓人眼睛發亮。

改版前,《數位時代》的內容結構幾無懈可擊,在基本的「(框架)上發揮獨自的特色。我們且以內文專輯《21世紀經濟報導》改版前後的處理方式來表達我的疑惑﹕改版前這個「專輯」大約摘選三篇文章,以獨特的版面設計彰顯其重要性而形成特色之一;而改版之後,這自成格局的小天地不見了,只摘錄兩篇並和Interbrand Insight授權文章平行刊出,原有的山巒風光不見了,還原成一片平坦。

我要說的是,本來有高山峻嶺,氣勢萬千;稍一轉入小徑,則別有洞天,現在呢?已失去尋幽探秘的趣味了。原先的內容未變,新的落版觀念卻稀釋了自已的特色。(想想看,少了牛肉麵或沒了士林夜市的臺北,多麼乏味啊!當然,我們可以不要牛肉麵、踢開士林夜市,但替代它們更具吸引力的特色是什麼?消費者肯接受嗎?)

 

一是改版的時程掌控的問題。

這是編輯最常碰到的老問題了,改版作業究竟一次完成或漸進而行?這與主事者性格有關,再者亦可以結果論英雄。

《數位時代》這次改版採試探、漸進方式進行,連續四、五期,內文架構仍未穩定,除了西式改中式編排,其他方面看不出有什麼大不同,這樣大張旗鼓宣示改版,有必要性嗎?

我傾向「謀定而動」。

若是邊行邊修,曠日廢時,稍不留神,滋生混亂。

 

一是圖文處理的問題。

什麼時候該用跨頁圖片,一顯氣魄?但處處跨頁,處處重點,內容的重心就不穩了。

什麼時候該以多圖取勝,營造熱鬧,但又不失陋簡、零亂與小氣,確是考驗主編,像「雙週人物」「雙週設計商品」的版面就失之鬆散單調。

如何善用圖片以增加可讀性和視覺效應?擁有辨析圖文整合是否美觀的美感經驗,是手執編務牛耳者必須有的重要質素,而優秀的美編自當體會主編心意而將圖文做適當表現。

 

總而言之,編輯固小道也,但誠如老貓引用阿城的話﹕

「什麼事情一到專業地步,花樣就來了。」

談落版之種種還稱上不專業,花樣就一堆,編輯這一行要做得出色,看來還不能不全力以赴呢!

在編輯作業流程中,落版乃最末端的工序,說它是枝微末節的雕蟲小技,一點也不為過,它不是核心,充其量算是個關鍵檢驗點,由此評估主事者的意志貫徹程度與控管能力。尾巴搖狗的隱喻剛好點明落版的位階,它能增添光彩但不足以影響大局,將落版視作特異神功則是另一種荒謬。

所以,這兒陳述的必須在特定條件下才產生意義,它奠基於堅固而可塑的「型」及其之上的「理念」,否則一切成空。以後,有機會再討論我對「型」的基本認識以及自以為是的編輯哲學。

 

結束此信之前,忍不住要問﹕落版有這麼重要嗎?

我的結論是﹕落版應重視,內容才是王。譬如說,我無法抗拒《數位時代》的封面故事「iPod風暴徹底研究」及珊卓凡德默維教授18,000萬字的研究報告<iPodiTunesSteve Jobs:蘋果以科技帶動市場成長>,我乖乖填妥訂閱單,又續訂兩年。

浩正3,1505

──────────────────────────────────────────────

1我和張默相識於「華欣文化事業中心」,總編輯是王慶麟(瘂弦)先生,張默和夏楚負責《中華文藝》編務,兩位都是我書刊編輯啟蒙者,從認識鉛字的方、明、正體開頭,也真虧了他倆如此仁慈而充滿耐心。離開華欣之後,隱地接納王慶麟先生推薦,我進入「洪建全文化教育基金會」(簡靜惠女士主持),在他的指導下編輯「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得獎作品,後來蒙他允許,學習《書評書目》編務。

2張伯權據說已移民加拿大,曾在國內經營「河馬出版社」,以語文學習類為主。伯權才華橫溢,尤其是譯文文筆,極其出色。除了《卡夫卡的寓言與格言》《卡繆劄記》《噢,父親》《俄羅斯文學史》《披頭的故事》《權力與榮耀》《卡夫卡的故事》《鐘》《文學筆記》《侏儒》外,尚有《美國生活辭典》等近數十種語文學習叢書,在Google上很容易查到資料,他偶而以「範文」作為筆名。許多年前,黃春明曾告訴我他特別喜歡《俄羅斯文學史》,曾購買十多冊贈送朋友。可惜此書始終衝不開銷路,一直到我脫離楓城,未見再版,但這本小書曾長久陪伴我,百讀不厭。

3張伯權告訴我,《卡夫卡的寓言與格言》譯稿曾再三被當時知名出版社及編者拒絕,理由是卡夫卡代表了頹廢、病態……等負面思想,不合乎當時的政治正確路線。而楓城剛剛成立,我們這些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懂得害怕,就莽莽撞撞出了,事後也未見任何人前來「關心」,由此可見,有些事純是「自己嚇自己」。

4這是一段很有趣的自學歷程,把生活中接觸到的每件事都從編輯角度審視。我曾在一次正式的西餐體會了編輯的「空間處理術」,從上菜過程中──小零嘴、開胃酒、冷菜、熱湯、主菜1、熱飲、主菜2、水果、甜點、咖啡或茶等(我已記不清上了多少道)認識到「雜誌不就該這樣編嗎?」數十年前,晚上8點檔曾經播映收視率頗高的美國綜藝節目「奧斯蒙兄妹」,我也從中領悟時間與空間的切割和調諧﹔在軍事書籍中認知「目標原則」等的世俗運用﹔從蘇聯戰爭原則中明白「後方基地」的重要性,由此我學到稿源及題庫儲備,讓自己保持主動而不陷於缺乏迴旋空間的窘迫;而將遊擊戰術「化零為整、化整為零」的原理用在編輯上,我從未失手過;我也在交響樂團及指揮身上,看到主編與內容架構的矛盾與統一……

總而言之,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通通和編輯掛上鉤,胡亂發明,找出新的解釋和新的發揮,套一句流行語,叫做「Fun編輯」。我的想法和做法因此常常和別人不太一樣──這反而成為我生存利基。

5「直前」為軍事術語,本用於一場戰役「攻擊發起日D day」的「攻擊發起時間」之前的有限時間,但「有限」是多長,並無明確規範。

6雜誌改版是永續的工作。有時是為了因應競爭對手出現或變革,有時是為了因應社會政經大環境的變化,有時卻源於自身認知標的的移動。我們固然不可為變而變(無目標的變),但也不能昧於內外情勢,使自己陷入僵化而失去競爭力。最近極具影響力的《財訊雜誌》將於4月大改版(從25開改為橘8開)──會是25開的放大版抑或趁此良機進行全面革新,重組內容架構?很值得編輯人花些心思注意,這將是一次很難得的學習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浩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