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的企劃」

/老編桌上還未實現的企劃構想之3:《年度行銷報告》

 

「當我們在某個領域上沒有特別優勢(甚至算是劣勢的)

為什麼要進入那個領域與人競爭?為什麼不在我們具有明顯

優勢的領域主宰市場呢?……每個人都必須發掘自己的特長,

培養自己的優勢。如果你一直想在自己最弱的領域裡成功的

話,我可以保證你的下場絕對不會好到哪裡去。」

──查理.蒙哥(Charlie Munger/美國投資大師)

 

「一窩蜂地去追逐被證明會賺錢的產業,這是被誤導的

觀念,會使得新進者抱持高獲利心態加入已飽和的市場,卻

無法與已有優勢的舊經營者競爭,結果被迫面臨低利潤的局

面。

經營企業最大的樂趣,在開發潛力新市場。」

──張忠謀(台積電前董事長)

親愛的朋友:

 

心理學家吳靜吉教授說:「人的一生有好有壞,老年時,若能整合一生零碎經驗,也就是找一個自己最在乎的架構或價值觀,化繁為簡地提煉出自己活著的意義,人生便覺得無憾、安慰、圓滿。」1這句話的每個字都扣我心弦,對即將邁入「古稀」之齡的我,還有比吳博士所建議的更好方式歡渡餘生嗎?

我聽了,也身體力行。我不知道自己這陣子書寫的短淺之見,價值何在,我只是忠實地記下一得之愚──也呼籲遠離職場的朋友,一起響應吳博士的召喚,在各自的行業裡,做砌造彼德.杜拉克所述「三個石匠的故事」2中建造大教堂的那塊磚石、甚或砌合磚石的泥和水。這可能是老朽一代僅存的價值,而這些經驗價值也必然隨著歲月推移而逐漸消減。好在我們來到U時代,這些文字只存活於虛擬空間(位元),至於能留駐多久,管它呢!

 

閒話既已表過,接下來續談「書的企劃」。

有些網友來信,希望我多談談書的企劃。其實啊,細心的朋友或許從前面的信裡,讀出我對企劃概念之詮釋與實證。我所記述的一切,若剔除了「企劃」,等於抽去骨骼,沒了支撐,全垮成一堆爛泥了。但,此信仍願單獨成題,為什麽?因為它是個值得闡述的命題。

譬如說,編輯跟企劃之間的關連存不存在?若是血肉相連又有多緊密?書,該不該企劃?能企劃嗎?誰有資格企劃?市場能靠企劃出現嗎?……每句問話後面,都帶出長串問號,光是「書該不該企劃」可能就讓看法殊異的人,爭辯得難分難解。

認為書不該企劃的人,對編輯角色的認定極其嚴謹,他們認為編輯不是內容創生者,必須謙卑地扮演仲介,尋找最佳作品,創造最大市場。凡逾越職責本份的任何作為,都是對自己身份的褻瀆。在這意義追尋之下,編輯職能裡的「品味」和「人脈」所形成的篩選能力,常被突顯為重要質素。

光看這段敘述,好像真有完全擯棄企劃作為的人,苦守著編輯素樸夙願,孜孜不倦地工作。但,請原諒我這麼說,這根本是個不存在的命題──真相是「企劃無所不在」,只是強度上的差別而已。

我們不妨從兩位大編輯家的新著說起,略窺兩位大師級的企劃力:一是沈公(沈昌文先生)的口述自傳《知道》(張冠生整理)3﹔一是俞曉群先生的《一面追風,一面追問:大陸近20年書業與人物的軌跡》4,從這兩本書裡,可清晰看到編輯人如何對當代文化做出貢獻

 

和這兩本書結緣,都有一段插曲。

五月底,我們夫婦倆專程趕在奧運之前,跑了一趟北京,抱著朝聖的虔誠之心,想好好參觀鳥巢、水立方、水煮蛋、鐵褲衩、五棵松、北京機場第三航廈……等知名建築群。幸虧《出版人》雜誌總編陳曉梅女士擔心兩個年紀加起來快140歲的老人既不識路又不耐跋涉,特地派了專車、請了同事盧芳小姐相陪,讓我們得償心願,陳總編的細心,不知如何道謝也。

留戀北京期間,承蒙「金城出版社」社長王吉勝先生設宴小酌529晚),席間得識心儀已久的沈公與程三國先生5。回台不久,即收到沈公新作《知道》。書,早名列北京暢銷書榜「榜首」(《亞洲週刊》,2008/9/28出刊資料仍列第一,得簽名贈書,喜出望外,立刻展卷拜讀,對沈公在那特殊時代的際遇和貢獻,既感慨萬千,又感佩於心。《知道》一書內容,誠如吳靜吉教授所諄諄呼籲的「圓滿奉獻」,它記錄了沈公出版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結晶。

搞出版,有它「一定的時代條件」制約,一般人難蛻那層厚殼,只有真正聰慧的人,能「掌握最佳時機」借勢用勢,曲折地伸張衷願。看沈公沉潛一生,幸得善果,可喜可賀。從他口述的崎嶇人生,使我想起福永光司在《莊子:古代中國的存在主義》的<後記>中,講他在小學四、五年級時發生的小故事﹕

 

「有一天,我剛從學校回家,母親出了一道奇妙的習題。母親說﹕

『後面城隍廟裡那棵彎彎曲曲的大松樹,要怎麼看,才能看成直的?仔細

想想看喔!』

那時,我若是個會做『砍下那棵大松樹,運到製材廠去……』這樣想法回答

的孩子、或是我母親是個準備這種答法的人,那麼我的人生以及我對於事物的

看法,必定走到跟現在全然不同的方向去了;不過,我卻是一個會將這問題當

真尋思下去的孩子,只是這問題對少年的我實在太高深了。

尋思到第二天,我終於屈服了,跑去母親那兒尋求答案。

『彎曲的樹,就看做彎曲的樹,這就能看成直的。』

這是母親當時的回答,聽了這句似懂非懂的話,我記得我著實發了半晌的獃,

可這一句話,就在現在也還活在我腦海裡。

我跟『莊子』的連繫,早已在此時便前定了。6

 

引述這段文字,當然有用意的。

世間萬物,只要是有生命的,成長之路哪有不曲曲折折的?就像電影《侏儸紀公園》裡說的「生命會自尋出路」,一旦遇到阻滯,強靱的生命力自然而然會試著繞過或鑽透,再繼續前行(和企業為求生存的作為如出一轍),這才是真實人生。

福永光司詮釋他所理解的莊子,有一段文字,簡直把世人視之為卑微的存在,提昇到神聖的地位來看待,這句話是這樣講的﹕「在莊子心裡,人的存在自始便是孤獨的,人沒有可依靠的神,人是暴露在不安之中的絕望的存在﹔可是,人卻依然不得不耐著孤獨與不安而活下去。活下去,這正是莊子決意之所在。」7

──活下去,這三個字顯得多麼的沉重、多麼的理直氣壯!

然而,怎麽活下去?怎麽活得「自由自在」?

在書的另一段敘述中,他說:「唯有那些順應變化的人,才真能有不變的人生。」我曾經自以為是地試著把這番道理簡化成一個「」字,來涵括所有生之技能;因為人處於極度不安的、不自由的現實之中,或可以「適」的人生態度,遨遊人間。

我讀《知道》,讀到沈公喜以戲謔、自嘲的口吻述說他「曲曲折折」的經歷,從不安中生出積極的、伸張的力量;然而,真正的領悟卻來自他抱持「適」的人生觀面向世人,當他「採取某種最佳活法」的同時──即使陷落於險惡時刻,仍伺機為延續文化生命做出努力。譬如,他參與周邊力量推動的企劃案:「漢譯世界學術名著」。

用更赤裸的話說:在那困頓的、人人自危、自保的文革年代,多少傑出的知識份子打入了牛棚,眼看著這批菁英即將被時代巨輪壓成齏粉。此時,有些散處社會邊緣、剛好可規劃並執行方案的有心人,祭出雄心勃勃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以「廢物利用」的口號做掩護,延續了一代文化使命。其間,一則幫助菁英解困,而有了「用武」之地;一則在貧瘠的知識土壤中播下希望的種子。他們把「適」的精髓,用的出神入化,像這企劃案,放在特殊時代的大背景裡瞭解,特別令人動容。

 

我在俞曉群先生的書中,也讀到相似卻又不同的情景。相似的是那顆急切補實知識落差的心,不同的是身處開放時代初期,有了較多的商業要求。

我有幸讀到俞曉群先生的書,是來任職於《留日情報雜誌》的讀友錢志偉先生78e-mail的推薦,他一向關注出版,他在mail上說:

「昨晚放假日,再把您最近的信拿出來讀,第二次看果然有不一樣的感觸。確實如您所言,一個不同以往思維和工作方式的新時代正輕叩出版大門。不只台灣,日本的出版業早已面臨U時代帶來深且廣的衝擊,出版這個產業已歷經數個寒冬,似仍盼不到春天到來……。

月初,上海友人到日本遊玩順道來拜訪,帶了一本《一面追風,一面追問:大陸近二十年書業與人物的軌跡》的伴手禮。書中,分享許多出版與閱讀的絕妙觀點,讀完後,增加了對大陸出版現況的瞭解。這本書,推薦給周老。」

當天,即上「博客來網路書店」訂購。書到之後,一個下午讀畢,第二天忍不住又重讀一次,用鉛筆勾勾劃劃,一副認真模樣《知道》也一樣,書上全是鉛筆印痕;人老了,記憶力急速衰退,必須靠這方式記下要點)

《知道》中曾出現過的知識界菁英,在俞先生筆下有了更清晣的臉容(如陳原先生)。我們看到大時代的面貌呈現眼前,他們如何在百廢待舉的時刻,履險而行,企劃出一條條跟周遭「不一樣」的出版之路,例如,光大王雲五先生「萬有文庫」精神的「新世紀萬有文庫」以及「書趣文叢」、「國學叢書」「牛津精選」、「茗邊老話」、「牛津少年兒童百科全書」等等,不勝枚舉。

像是「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和「新世紀萬有文庫」兩個必可傳世的大企劃案,就讓我欽羨不「漢譯世界學術名著」這類構想,遠流也曾討論過,但力有未逮,只好放棄,及至某次在香港書店看到大陸譯本,才知道早有高瞻遠矚的有心人做出來了﹔而「新世紀萬有文庫」的構想,台灣商務以「人人文庫」新的面貌8重新問世,在當年可是出版界的盛事

從沈、俞兩位大編輯家的案例裡,我們至少學到兩點﹕一是「企劃源自需求」;一是不參與競爭(紅海),走自己的路(藍海)

他們掌握到大陸出版界經過文革「大破」之後,面對著這千古難逢的歷史際遇,這歷史際遇恰是實現隱藏內心深處夢想的最佳時機,而更幸運的是,那是一塊還沒人想到、或一時沒人敢涉入的領域。市場,正在那兒等待……。

讀過沈、俞兩位大作的讀友一定很多,請恕我不再重覆內容,其中訣竅,細嚼便知。

 

在這裡,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探究,重新回到企劃本身──特別是概念初始階段的認知。例如,試問:「一個企劃概念發靱的源頭,存不存在可供參酌的原理原則?」

這問題,剛好將我的編輯經驗做個總整理。

親愛的朋友,假如你認真讀了前42封信的內容,答案早已揭曉。

通常,最先面臨的抉擇是:出版企劃是企劃一本書還是企劃一個範疇?

有人認為出版就是要出自己喜歡的書,管它什麽領域、類型、書系,太囉嗦了!要是這位篩選者純粹是文學愛好者,除了文學啥也不愛,那他所出版的書,依然有跡可循;要是這位篩選者興趣廣泛到涉及各個不同知識範疇時,所出版的書的性質,可就沒有一定的章法了。

上面的那一句問話,並無褒貶之意。以一本本書或一條條書系,投向書市,都是出版方式之一,只要能替公司賺錢,有何不可?坦白說,決定編輯成敗的鐵律只有一個﹕市場決定論。能活下來,就是贏家,才能(曲曲折折地)現初志﹔輸了,出局,即便曾經製作過不錯的書。

現在回想自己的成長之路,也經歷過類似的過程。剛入行時,想法非常單純:出版,就是出自己喜愛的書,市場不是不考慮,而是不放在第一順位。年輕的我,動不動就跟自己說:「這書,我不出誰出!

我獨資成立「長鯨出版社」時1977年),有些書就這樣找上我。猶記得當初有位朋友介紹蔡英文先生(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不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小姐)相識時,特別攜來他譯完的《奴役與自由》Slavery and Freedom希望我出版。我根本不識作者貝德葉夫Nikolas Berdyaev是何方神聖,蔡先生不厭其煩介紹他是「一位孤獨而偉大的智者」,是20世紀極其重要的、流亡歐洲的俄羅斯哲學家,而這書是他重要的代表作,在此時此地出版,對台灣有重大意義。當時,這部書稿已輾轉多家出版社,沒人肯出,我要求留下譯稿細讀,才讀完<譯序>,立刻通知他我願意冒險一試9。厚厚一冊,印了二千本,到長鯨關門,賣不到500本,但我毫不後悔,總認為這才是打造一家出版社風格與風骨的必經之路。

不久,他的弟弟蔡英俊博士現為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譯出西班牙哲學家烏納穆諾Miguel de Unamuno的著作《生命的悲劇意識》Tragic Sense of Life,看到書名我就喜歡上了,淺嚐譯稿,更使我愛不釋手10。有一有二必有三,奧德嘉Jose Oretega Y Gasset的名著《論群眾》The Revolt of The Masses跟著出版了,我雖樂在其中,但市場反應冷冷清清,長鯨出版社最終難逃結束營業的命運。

我既已耗盡家中積蓄,從此只好加入上班族行列。

虧損使人反省,我終於明白自己在經營上犯了大錯。

因此,當我成為人家的聘僱人員時,再也不敢任性,必須事事考慮盈虧、考慮自己在公司中的獲利貢獻度,開始一點一滴地重新認識出版是怎麼一回事。我必須告別天真,並時時告誡自己﹕不論任何時候,都要將公司的生存與發展放在第一順位。

 

這是我學到的第一堂課:不可自以為是,不可一廂情願地完全不考慮自身的侷限,去追逐不熟悉領域的成果;當個人的資金與才智,都不足以支持那樣胡搞亂整時,繳交的學費可非常昂貴。

總結的說,在往後的編輯生涯中,我不斷學習並修正自己的想法,時時以「昨非今是」辯證地反覆詰問,檢驗自己的經驗(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初探」的經驗談了),從不同的學習階段,歸納出那個階段的片斷心得。

事隔多年後,我不禁想問:出版社究竟需不需要出版政策?若需要,該如何擬訂?應採用何種策略加以實踐?

當我們理解並認同公司的經營理念之後,我們必須從中找出自己的位置,用我們的專長,鞏固、發揚這個理念,讓自己活下來的同時,也讓公司盈利並繼續成長。

就出版而言,編輯的工作即在遵循出版政策下,找到好書以及好賣的書,讓公司發光發熱,得以長存。

但,接下來的問題卻是要怎麽做才能達成目標?

 

有一天,我讀孫隆基教授寫的《歷史的鳥瞰》中<勢力均衡場論>論文,他歸結歷史經驗,整理出一把打開勝利之門的鑰匙:「無人地帶」的經營。突然之間,靈光乍現,我頓悟「出版經營」似乎也該從這個方向思考。當年我在「時報出版公司」短暫停留期間,即以「開發無人地帶」做為指導觀念,寫下<「無人地帶」的經營方略「時報出版公司」發展策略分析報告>,以二、八開,擬訂短、中、長期的戰術目標,希望以各種企劃方案予以實踐11

到了「遠流」,看到詹宏志如何以「沒有圍牆的學校」為理念,形成經營共識,打造發展平臺,並由編輯們用所企劃出版的產品來詮釋他們的認知。

說來慚愧,我很晚才明白經營理念與策略運用的重要性。現在,在台灣出版界略具規模的出版社或出版集團,都已運用自如了。

在實踐中,逐漸累積自己的經驗教訓,終於從朦朧中摸索出方向,看到了光。我們從一本本隨心所欲出版的書的經驗累積中,學到「領域與範疇的佔有」與「避開競爭」,在書市激烈競爭下,我們明白不可能什麽都做,總得要有抉擇。

親愛的朋友,還記得那句口訣嗎?──做別人忽略做的﹔做別人不敢做的﹔做別人不能做的﹔做別人已經做而做不好的。

編輯們經過縝密分析,終於有了抉擇(人棄我取;另闢蹊徑)。每個編輯室都如此這般、擁有互不衝突、各領風騷的目標全力衝刺。從不斷嘗試中,一條工作綱領建立起來﹕──經營概念,經營領域,經營書系,經營作家。

單書的企劃和路線之間的矛盾,也在書系的經營中得到解決。

還可一提的是,我也將莊子哲學中的「適」,用在書的企劃之中12。「適」應用在編輯時,它是什麽?簡而言之,它的意義即在開闢供需之間的新路,換句話說,是在發掘市場(讀者)的新需求,予以滿足。

 

說到這裡,想起近讀大前研一《專業》《我的發想術》兩書13,他的觀念用在「書的企劃」上,給人頗多啓發。

企劃來自構想(點子)。大前研一在《我的發想術》中,將構想形成過程分解成「懷疑成見」、「從網路思考」、「追求『獨一無二』」、「從歷史中記取教訓」、「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討論」六階段,他舉了很多實例佐證,我們可能不會完全接受他的推論(特別是政治議題),但無傷於他的誠懇、坦率與言之成理。

我最欣賞他要求事事「從網路思考」,這是U時代最大的特徵,捨此難有立足之地;其他各項,顧名思義納入企劃思考,應八九不離十。

然而,在《專業》一書中,大前研一修正了一般人對「專家」的認知,意思是說,只想追求「達人」的境界是不夠的,充其量是個「有數十年功力」的專家,仍不足以因應新時代的挑戰,要想「生存下去,唯一的方法是提昇自己成為一個專業人士」。誠如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的話:「所謂『專家』者,只不過是把現有的工作做得要好一點,而並非能夠開創一個新的路線。」14我讀畢《專業》,覺得盧淵源教授的導讀<在這專家無用的時代>中,說得最言簡意賅:

 

「『專業』與『專家』的差異,就是未來與過去、未知與己知、變動與穩定、

挑戰與例行工作之間的差異。真正的專業人才,眼光永遠放在未來──面對的

永遠是未知、永遠可以在變動中學到新的技能、永遠樂於接受挑戰而不疲累。

所以,在專業人才眼前,是無窮的希望待開發的版圖。」15

 

大前研一認為:

 

「真正的專業,則是無論前提條件如何改變,都能看出潮流底層的本質,因

此比誰都能發揮應變的能力。如果組織的領導人夠專業,就可以將組織導向正

確無誤的方向。」16

 

在成為一個專業人士的要件中,他特別強調「先見力」的重要性,它是一種「能察覺看不見的事物的洞見力。若是每個人都看得到的領域,就沒有什麽事業可為。」先見力是既知危機也知生機所在的一種能力,從事企劃思考者,不可不知。在做書的企劃時,能否具備這種能力,是辨別企劃人或企劃案良窳的重要量尺,就像沈公說的﹕「我們做編輯的,讀書的第一個目的是瞭解動向。」17

還是舉個實例吧。

且容我摘抄俞曉群先生書中的一段文字(略有刪簡、更動)

 

1989年末,我拜見《光明日報》評論部三位記者陶鎧、李春林、梁剛建,

討教出版的現況與未來。我問,近來中國學術界有什麽新動向?

他們說,『西學』遇到了問題,會有一段時間的沉寂。但是,有人提出,現

在正是重提『國學』的大好時機,它可能是未來中國學術復興的機遇所在。

我又問,何謂『國學』?

他們說,我們去見幾位大師當面請教。

於是,我們一同約見葛兆光、王焱、馮統一﹔又一同拜見張岱年、龎樸、

梁從誡,開始了組建『國學叢書』的工作。……並延請張岱年先生出任『國學

叢書』主編。」18

 

這段敘述夠清楚了吧!雖說的輕描淡寫,卻含著許許多多不足與外人道的編輯企劃的要素,看似簡單,非十數載功力難臻於此一境界。親愛的朋友,我看到的是一個人的虛懷若谷,看到人脈經營的緜密與周到,看到先見力的精準,看到時機的拿捏,看到抉擇的魄力,看到貫徹到底的執行力。他使我想起當今最有創新力的「蘋果電腦執行長」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受訪時,形容自己個性所說的一句話﹕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虛心若愚。)」以及他們相似的人格特質:穩、忍、準、狠(更中國式的形容,應該是﹕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從一個個案,便可看出編輯人的企劃功力了。

沈、俞兩位大師的書上,所談的當然不僅僅是這麼一丁點兒,對他們所經歷的時代我所知甚少,我也不是最適宜的解讀人,年輕朋友若願敞開胸懷,應可從中學到更多東西。

繞了個大圈,終於到了略述我個人看法的「尾聲」了。

 

我對「書的企劃」的認知,早已散在各信的字裡行間,如「概念經營」、「領

域經營」、「創新導向」、「壹的心法」、「不競爭原理」……等,無需再多費篇幅;我在信前,所引用美國投資大師查理.蒙哥和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先生的抽言,已充份反映我的觀點。除此之外,倒是有兩個要穴,似應再次強調:

第一,「書的企劃」首在創建一種影響力

第二,「書的企劃」重點在搶佔解釋權

高明的企劃或多或少都內含這兩種能量,它們的意義已十分清楚,讀友可

自作解人。

信後所附《年度行銷報告》方案,是二十多年前的老案,當年沒成功,乃是

我編輯生涯的一大憾事。此信寫太長,方案扼要簡述。

浩正/2008/9/21

 

 

/老編桌上還未實現的企劃構想之3

《年度行銷報告》

 

【說明】

 

1.上世紀八○年代前後的台灣,行銷開始成為顯學,我策劃主編的「實戰智慧叢書」

除了加強行銷知識的內容外,極想在這領域插旗,以引領風騷。思索再三,決定做一本鳥瞰全年行銷活動的特刊,每年一刊,定名為《年度行銷報告》。

2.是年七、八月時,由公司負責人王榮文、總經理詹宏志、《工商時報》前後任副刊主編蘇拾平與李屏生、加上剛替叢書寫了暢銷書《行銷實戰讀本》的蕭富峰、客座編輯陳錦輝以及我,共同組成專案小組,每週三晚上固定聚會,研討應有的內容。

3.經過十數次會議,有了輪廓,「年度行銷主題」定為「人物行銷」,選出的人是朱高正(當年黨外運動中,以衝撞現有制度與成規聞名全台,有「台灣第一戰艦」美譽。),他在立法院的粗暴演出,恰巧成了人物行銷的表徵。其他內容還包括了「年度十大行銷新聞」「最注目行銷戰役」「十大風雲產品」「十大年度行銷人物」「大事紀」……等等,事隔太久,詳細內容已記不得了。

4.經由會議分配各人書寫份額,到交稿期限時,只有蕭富峰如期完成。雖一再催繳,仍無法結案,拖到過年後,時效已失,《年度行銷報告》無疾而終。

5.蕭富峰約七萬餘字長稿,最後以《商戰紀事》為名,單獨成書。

6.經驗教訓:蕭富峰當時是博士研究生,充滿銳氣,而其他人都有專職,無法全程投入。那時候,若全由優秀的碩、博士生組成專案小組,藉此與學界新生力量結合,大事可成,也替叢書增添成長動能。

7.《年度行銷報告》一旦推出,對遠流及「實戰智慧叢書」助益良多,也可與台灣

行銷界締結良緣,必將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若從那時候算起,出版到今天,應有二十多冊,「台灣行銷史」的縮影,可一覧無遺。

8.那麼,現在還能做嗎?──廉頗老矣,我不知道這問題該由誰來回答。

──────────────────────────────────────────────

1見《商業週刊》第9332006/12/4出版)封面故事<人生二部曲﹕熱活族﹕生命的下半場,該如何看待?>p.156

2請參閱《編輯力初探1.0》第3信<關於編輯>。

3《知道》/沈昌文口述/張冠生整理(花城出版社/2008/5/2次印刷)

4《一面追風,一面追問:大陸近20年書業與人物的軌跡》/俞曉群著(網路與書出版社/2008/7/初版一刷)書中,暢述前輩風範,也看到俞先生少許心路歷程和對出版與編輯最新的見解。

5這段緣份,緣於「金城出版社」的朱策英先生,將網路上讀到的公共財《編輯力初探1.0》第134信整理成《優秀編輯的四門必修課》稿樣,幸蒙「金城出版社」社長王吉勝先生不計盈虧,支持出版。他得知我有北京遊,特地邀約替書寫了推薦文字的沈公和程三國先生相聚。出書雖非我本意,但能認識北京出版界代表性人物,深感榮幸。次週又與程三國、孔燕紅伉儷會晤,北京之行,收穫良多。

6《莊子:古代中國的存在主義》/福永光司著/陳冠學譯(三民書局印行/1969/10再版)<後記>p.178,在我讀過的解莊書中,這是最獲我心的一本。

7同上書p.9

8早年,台灣處於戒嚴狀態,思想控制嚴厲,青年學子根本無書可讀。王雲五先生乃仿「萬有文庫」形式,在台灣新起爐灶,縮小開本,以「人人文庫」名之,所企劃出版的內容以文、史、哲為主。剛開始時,多以大陸時期的舊刊翻印,低價供應,並以單號、雙連號分別定價,雙連號字數多,書厚,定價略高。

這套叢書出版後,嘉惠不少學子,我也是獲益者之一。

9《奴役與自由》出版後,銷售奇慘。值得一提的是相隔多年後,評論家唐文標教授跟我說:

「你們長鯨出了本好書,賣得好嗎?」

「哪一本?」長鯨出版的書,本本都是好書,真不知他說的是哪一本。

「《奴役與自由》啊!我在《臺灣政論》雜誌寫了兩萬多字的推介,可惜才登出上篇,雜誌就被警備總部封了。」

我一向對政治冷感,《臺灣政論》從未看過,若非他說,我還真不知此事。

先生已過世十多年了,這段佳話,存此紀念。

10做為出版者,讀到以下的文字時,怎忍心向認真的譯者說不?

「一位腐儒看見梭倫Solon,古希臘七賢之一)為了死去的孩子哭泣,就向他說:

『如果哭泣不能挽回什麽,那麽,你又何必如是哭泣呢?』

這位聖者回答說﹕

『就是因為它不能挽回什麽!Precisely for that reason-because it does not avail.

很顯然的,哭泣是有用的,即使它只是減輕痛苦﹔然而,梭倫對於腐儒的答話有著深刻的意義。我確信我們可以解決許多事情,如果我們都能走到大街上並且毫不掩飾自己的悲苦──也許這只是個人卑微的悲苦,然後在哭泣悲嘆中、在向上帝的悲號與祈求中,讓每一個人都結合在一起了。這樣子,即使上帝聽不到我們的哭喊,但是,祂是願意傾聽我們的哭訴的。聖殿之所以尊貴莊嚴,就因為它是人們共同前往哭泣的地方

一首普遍為那些受命運折磨的人所唱的乞憐之聲miserere,它的意義(價值)不亞於哲學。單是治癒病痛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學習為它哭泣。

是的,我們必須學習哭泣!也許,那就是最高的智慧。

為什麼?問問梭倫吧!」

讀到這兒,二話不說,就承諾出版了。

11請參閱《編輯力初探1.0》第28信<塵封20年的報告>。

12老友郭泰曾將我策劃「實用歷史」的心得總結成600字短文,文中強調「適」之運用。此文收入他的暢銷之作《智囊100》第二集(遠流出版)

13《專業》/大前研一著/呂美女譯(天下文化/2006/3/20出版)

《我的發想術》/大前研一著/王麗芳譯(聯經出版社/2006/9出版)

大前研一的書,特別曉暢易讀,他的觀點能見人所未見,每每與常理相悖,然時有醍醐灌頂之效。

14引自《美國外交政策的前瞻》/季辛吉Henry A. Kissinger/紐先鍾譯軍事譯粹社/1967/5出版/8章<政策制定者與知識份子>p.408

15見《專業》p.9,在我讀過的大前著作中,這是一本很貼心的作品。

16同上書p.59。大前研一除了提出「先見力」之外,還強調了「構思力」、「議論力」和「矛盾適應力」。

17同註3,見<閣樓裡的燈光──沈昌文訪談錄>,p.163。整句話是這樣說的﹕「我們做編輯的,讀書的第一個目的是瞭解動向,所以要經常瀏覽。注意﹕我這裡說的是瀏覽,不全是讀書。第二個目的是,發現好的作家和稿件,看看有什麽買賣好做;第三個目的才是怡情養性。

18同註4,見<大國學,一門公正與仁愛的學問>,p.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浩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